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文化大餐不妨多让市场“掌勺”

2014年01月10日 10:57 来源: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近日,江苏省演艺集团的“朱鹮计划”上海站,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落幕。新年头一周的每天下午到晚上,包含一系列昆曲与能剧、舞蹈与戏曲相融的实验舞台剧演出的“朱鹮计划”及朱鹮艺术节,吸引了上海滩的众多时髦白领和文艺青年,从演出到之后的互动交流,每天的活动要持续到晚上10点。南京先锋艺术品牌在上海滩叫好又叫座,这还是头一遭。(1月9日《新华日报》)

  南京“朱鹮”何以能成功飞进上海滩?对此,活动策划者省演艺集团常务副总柯军认为,就在于“朱鹮计划”自身有符合艺术规律、能与国际接轨的理念和作品。其演出班底、省昆剧院长李鸿良更是一语中的:和国内诸多官办艺术节不同,“朱鹮计划”不是主题先行、行政组织的老套路,而是艺术家创作冲动在先,继而发展出一个艺术计划。

  近年来,南京推出了不少受市场欢迎和观众好评的“文化大菜”,比如话剧《蒋公的面子》,由南京大学的学生写、学生演,走的就是这样一条创作和发展道路。还有,杭州连演十多年的《宋城千古情》,引发全国实景演出风潮的《印象·刘三姐》,国外如美国百老汇经典剧《猫》、《西贡小姐》等,均是由市场化机构操刀、按照市场运作机制打造的文化精品。道理很简单,市场最能够迅速捕捉到观众看货下单的需求,并及时将其传递给专业艺术创作和营销策划团队。

  同时,我们也看到,当下一些地方在文化创作上,还在走政府大包大揽的老套路,一大批官办文化节庆、应景献礼作品、文化形象工程等,或是反响冷落,或是昙花一现。此类作品有着很多相似之处:要么是内容和主题生硬刻板,不对观众胃口;要么是缺少有效的市场推广手段,或者根本就不想走向市场。这些作品虽然耗费了大量财力人力,但是推出后却面临观众不爱看、市场不认可、叫好不叫座的尴尬。

  群众是文化产品的消费者,观众喜欢才是硬道理。对于文化产品创作和文化产业发展,不是政府不能做,而是要优化和创新参与方式,知晓自己和市场各自的强项和不足,然后取长补短。毫无疑问,在聚集文化资源、推介文化品牌、培育文化市场方面,政府部门有着独特的资源优势、组织能力,为文化产品创作和文化产业发展营造环境、搭建平台,更是政府部门职责所在。但另一方面,在发掘观众的爱好需求、调动艺术家的创作热情、包装推广文化作品上,专业化的人才团队、演艺机构、文化企业等机制更加灵活,优势更加明显。很多时候,烹制一道道精品文化美食,政府部门要做的仅仅是建好厨房,备好餐具,摆好餐桌,至于选材用料,“煎炒蒸炸”,不妨就交给市场这位“大厨”掌勺。

  南京历史文化积淀丰厚,艺术创作人才荟萃,推出更多“朱鹮计划”这样的精品力作,需要政府之手和市场之手找到一个分工明确、各显所长的结合点。我们无须担心市场化运作太“草根”,出不了大制作、大场面的“鸿篇巨制”,其实,只要美味可口,百姓欢迎,“小菜”也能成为让观众大快朵颐的“大餐”。

【编辑:杜雯雯】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