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禁令“逼退”部分公务员实乃幸事

2014年01月10日 13:32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参与互动(0)

  去年,从中央到地方,各项规定、禁令不断出台,2013年因此被公务员称为“禁令年”。近日,新京报就“中央禁令对公务员的影响”在东、中、西部省份随机调查100名公务员,结果显示,全部受访者都表示中央禁令对其影响很大,2013年没有收到任何礼品的受访者占到79%,有93名受访者表示“公务员不好当”,65%的基层公务员认为禁令过于“一刀切”,一些公务员在失去隐性收入后,甚至考虑离职转型。(1月9日《新京报》)

  严格禁令下,难免有人感慨“公务员不好当”。我对此的看法是:一、好不好当是相对而言,现在觉得公务员不好当,可能是因为以前当公务员太容易、太潇洒、太威风;二、公务员本就应该不好当,公务员是人民公仆,当仆人哪有那么轻松惬意?三、公务员好不好当得看从哪个角度理解,禁令之下,你不必为送不送礼操心了,不必为怎样接待劳神了,不必为喝伤身体担忧了,一切有规可依、按规矩办,以前抹不开的面子和人情,现在可以理直气壮地拿禁令当“挡箭牌”,这样的公务员怎么就不好当呢?所以,与其说是好当不好当的问题,不如说是习惯不习惯的问题,进一步说是思想观念和角色定位问题——只要真正把自己定位于人民公仆,就不会对禁令有什么不解和牢骚。

  有些公务员抱怨禁令过于“一刀切”。可是,若不“一刀切”,那还叫禁令吗?以前的很多规定,就是因为“原则上”太多,才导致规定变成了橡皮泥,最后甚至变成一张张废纸。“一刀切”的禁令可能会误伤无辜,比如有些基层普通公务员工资不高,还指望着平时单位发点补贴养家糊口,有些公务员加班如同家常便饭,禁令之下连加班费也被打折扣。但要看到,禁令“一刀切”是两弊相权取其轻,如果开一个口子,这个口子会被越撑越大,加班费、津补贴会变成一只筐,各种名目的铺张浪费就会卷土重来。所以,禁令宁紧勿松,宁可让部分公务员抱怨也不能让老百姓失望。何况,纵观中央出台的一系列禁令,都在合情合理范围之内,并没有严苛到“官不聊生”的地步。

  当然,有些公务员因为失去隐性收入,因为不能像以前那样随心所欲而感到不适应,觉得当公务员没啥意思、没啥前途,进而考虑离职转型,我认为这实乃好事、幸事。一方面,对于纯洁公务员队伍是幸事。有些人削尖脑袋挤进公务员队伍,就是冲着隐性收入去的,冲着种种“不落腰包的腐败”去的,冲着安稳安逸去的,甚至冲着将来大权在握可以为所欲为去的。这样的人,不大可能成为真正的人民公仆,反而可能成为贪腐分子、害群之马,他们早离职早好,不仅可以提高公务员队伍的纯洁度,而且有利于机关消肿、裁减冗员,提高政府工作的活力和效率。

  另一方面,对其本人和社会是幸事。有些人根本不适合当公务员,却为了种种“好处”硬着头皮挤进去,成天在机关里混日子、混职级,耗费着青春时光,实在可惜。不如离职转型,从事自己擅长、喜欢的职业,也许能闯出另一片天地。而从社会的角度看,年轻人一窝蜂地去“国考”、去当公务员,本身就是非正常现象。年轻人有梦想、有冲劲、有才华、有创新精神,应该更多地在社会上打拼,创造社会财富,而不能都想着挤进机关去分配社会财富。

  由此观之,如果一系列严格禁令能“逼退”一部分公务员,并让一些年轻人对当公务员“望而却步”,那么无论对于个人、对于公务员队伍还是对于整个社会,都不失为一件幸事,相信民众也乐于看到这样的效果。(晏扬)

【编辑:王硕】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