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脑出血老人改密码 银行拍录像按手印作证

2014年01月10日 14:48 来源:华西都市报 参与互动(0)

  华西都市报:点头yes摇头no,72岁的段大爷因脑出血住院,说不了话也写不了字。家人想取他银行卡里的医保报销费,却无从得知密码。要大爷本人亲自去银行重设密码根本不现实。前天下午,两名银行人员带着摄像机到病房里,大爷用点头和摇头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意愿,并在授权老伴更改密码的材料上按了手印。

  “大爷,你同不同意委托你的老伴,重设你的银行卡密码呢?你是否愿意承担委托的风险呢?”前天下午2点,两名银行人员走进一家医院的病房。一人手里拿着几张纸,对着病床上的大爷轻声念着,时不时还抬起头,看看大爷的反应。另一个人则举着摄像机,把诵读人和大爷都拍进画面,记录着这一过程。听完后,大爷略一沉思,轻轻但郑重地点了点头。银行人员把纸递到他手边,落款的位置停在拇指下。摄像机的画面聚焦,大爷手微微颤抖着,在上面按下了指印。

  大爷住院银行卡密码难住老伴

  2011年,重庆的吴婆婆和老伴段大爷,跟着娃娃来到成都定居。去年11月底,段大爷突发脑出血,住院做了手术,一个多月来花了四万五千多元。因为医保是当初在重庆办的,联系老家的医保部门后,对方说,会将报销费用寄到段大爷绑定的银行卡上。

  这时,一个难题摆在吴婆婆面前。患病的老伴虽然意识清醒,但不能说话也写不了字,银行卡的密码告诉不了她。她听说,就算重设密码也得老伴亲自去银行办。虽然可以请医保部门临时换卡,但可能还要跑回去。无奈的吴婆婆打了银行电话求助,“能不能破个例,给我们当场办理呢?”

  走进医院摄像机前授权

  前天下午,两名银行人员带着摄像机到病房里,拿着一份授权亲人重设自己银行卡密码的委托书,为他办理了委托手续,大爷在授权老伴更改密码的材料上按了手印。银行人员到医院征得大爷同意,严谨地走完整个授权流程后,带着吴婆婆回了网点,几分钟就改好了密码。吴婆婆说:“患上老伴这种病的老人很多,希望有更多类似的温情制度,关爱他们。”

  昨天下午,记者联系到该网点负责人杨先生。“上门办理并不是破例。”杨先生说,一般来讲,为了保障账户安全,类似重设密码等业务确实需要本人亲自前来办理。但如果遇到特殊情况,他们也会提供上门服务。前车之鉴

  中风老人取钱 猝死信用社

  近几年,需要本人亲自登门办理和持有人行动不便之间的矛盾并不罕见——

  2013年9月27日,广东高州市一老人由于中风无法行动,他儿子代为到高州农信社大路坡分社取钱,信用社说身份证不对,令其到村镇开证明。证明拿来了,信用社又说要老人亲自来,家属就将病重的老人拉到信用社,可是工作人员还是不给。僵持之下,老人死了。支招

  老年人如何保管密码?

  虽然现在频频出现老人取款忘记密码的情况,但银行还是不提倡将密码交由他人保存的做法。

  防记混所有密码统一

  “据我所知,以前就有老人将自己的存款密码告诉了子女帮忙记着,结果没过两年,老人与子女产生矛盾,子女就擅自取出老人存款,因此产生纠纷。”出于对资金安全考虑,银行方面鼓励老人还是要尽力靠自己保管好密码。

  便记忆 倒用生日

  银行方面表示,为了好记,老人可将所有存折、存单全部使用一个密码,可以是自己生日、家里电话号码。为了安全,在用生日或家里电话号码做密码时,可以倒用,这样不会被人猜中。 80岁的马大爷,将自己所有的邮箱密码、银行卡密码、淘宝密码,都用一个号——第一个外孙女的生日。

  防万一弄个“密码本”

  退休高工老陈,爱上淘宝爱网购,双11、双12,他都没错过,为防止记混,老陈在家中设了一个“密码本”,将自己在各大网站的用户名、账号、密码,都记录在本子上,也方便儿女翻阅,帮忙秒杀的时候,管用!延伸

  读懂老人的“心灵密码”

  像段大爷一样病症的老年人为数并不少。家人应想办法读懂他们的心灵密码。

  邵逸夫晚年只认方逸华

  据香港媒体报道,邵逸夫过去2年卧病在床,屡传病危,频繁出入医院。友人透露,聘请多位私人看护,24小时轮班照顾丈夫,但他常耍别扭、难服侍,一天用餐4次都不肯让看护喂,加上记忆力衰退,只认得妻子方逸华一人,因此她都亲自喂他吃饭,有时还得连哄带骗。

  照顾偏瘫老伴靠“手指符号”

  河北平山县的于大娘因为偏瘫十几年,不但失去了行走能力,语言能力也丧失,但是神志比较清楚。老伴韩志平说,“她的一举一动,我都了如指掌。”两位老人彼此间能顺利交流的“语言”工具,竟是一种特殊“手指符号”:用拇指和食指围成一个圈,就代表鸡蛋馅饺子;竖起大拇指,就是肉馅饺子;五指弯拢,就是要吃苹果,食指和中指并拢弯曲,是要吃香蕉……本报综合有一说一

  完善制度比上门服务更靠谱

  持卡人行动不便,就上门办手续,对方表达不清,就开通授权亲人的“绿色通道”,这个小细节不乏人性化,可算是一次行业正能量。据媒体报道,现中国老龄人口已占总人口的14.3%,相信像段大爷这样的老人将越来越多,如果面对这一类特殊的客户,银行都采取上门服务的方式,是根本不现实的。应针对这类老年客户,形成公开的专门制度。无论是金融业还是服务业,都该以人为本,人性化与制度并不冲突,如果能把二者用制度的方式落实下来,相信能收获更多人心。尤其是21世纪信息化年代,一些行业的陈规陋习可以改改了。制度是死的,可人是活的,制度制定者应该有一颗温暖的心。

  这些老人,他们曾经或都是某个单位的精英,他们曾经也年轻,或许也有数不清的梦想,炙热的爱情,但如今,他们看不清字,记不清密码,动作也不再麻利……我们也会老,也会有这一天,关爱老人,就如同关爱自己。(记者 王静一)

【编辑:吴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