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探访南昌“留守儿童之家”:盼望早日见到父母

2014年01月18日 21:2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南昌1月18日电 题:探访南昌“留守儿童之家”

  作者王姣 姜涛

  18日,距离春节还有十多天,来自江西南昌的“留守儿童”吴茜茜像往常一样,一遍遍数着春节到来的日子,盼望早日见到父母。

  她说,爸爸妈妈都在外地工作,一年回家一次,自己从小就和爷爷、奶奶住一起,为了照顾年过七旬的爷爷、奶奶,每天独自一人上、下学,还包干了许多家务活。

  “我希望他们(父母)以后不要到外面去了……”吴茜茜搓着手指头,怯怯地说道。

  在中国,像吴茜茜一样的“留守儿童”超过6000万,因长期与父母“分居”,缺少关注与情感呵护,他们多性格柔弱,有自卑、孤独等心理,更容易受到外界伤害。为缓解这一现象,中国不少地方建立了“留守儿童之家”。

  中新网记者了解到,在劳务输出大省江西省的省会城市南昌,目前就有765个“留守儿童之家”,这里多配以图书馆、心理咨询室、活动中心、亲情热线等,并召集志愿者进行课程、心理等方面的辅导。

  本周,中新网记者走访了南昌市青山湖区塘山镇高新社区的“留守儿童之家”,这个不到百平米的地方,却是60多个孩子在放学后,节假期间最温馨的“家”,有“三点半书房”、“心语驿站”、“亲情话吧”等10余项功能。

  “我会唱歌、跳舞,喜欢玩呼啦圈。”如今,每天来“留守儿童之家”,找小朋友玩耍成了吴茜茜最快乐的事。“我可以在这里写作业,还可以和小朋友玩,很开心……”

  社区书记涂花娇是这里的“家长”之一。她告诉记者,像吴茜茜这样的留守孩童有很多,刚来“留守儿童之家”时,他们大多怕生疏、性格孤僻,但自理能力较强。

  远离南昌市中心的星光社区“留守儿童之家”负责人何瑛告诉记者,2002年,他们为留守儿童及当地在职人员子女成立了活动室,最初只有几张桌子和志愿者捐赠的书籍,较为简陋。

  随着社区儿童越来越多,2008年,社区向附近单位借用百平米活动室,作为“留守儿童之家”。“现在,孩子们一有时间就会过去玩。”

  据了解,南昌留守儿童超过28万人,除“留守儿童之家”外,当地还建立了“留守儿童家长学校”、“留守儿童托管中心”,开通了“留守儿童亲情热线”。

  华东交通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舒曼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留守儿童之家”能够给孩子提供一个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让留守儿童在这里找到归属感,但不应过度“标签化”,否则,可能会让他们产生另类和自卑感,或者无度向社会索要关爱。(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