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对“假货下乡”不能无动于衷

2014年01月20日 11:22 来源:长沙晚报 参与互动(0)

  在四川省金堂县赵镇弯弯街批发市场一家主营副食的店铺,记者发现既有正品的大白兔、徐福记,也有山寨的“小白兔”、“徐记”,包装极其相似。店主告诉记者,商品主要销往农村,山寨的七八块钱一斤,正品的二十四五块钱一斤,掺在一起卖,不容易看出来。春节临近,记者下乡走访,发现不少假冒伪劣商品藏身农村集市商店,坑蒙农村消费者。(1月19日《人民日报》)

  农村假货或山寨商品现象,实已触目惊心,比如“康帅傅”顶翻了“康师傅”;再比如“小夭鹅”没准比“小天鹅”飞得更远;“阿尔脾斯”直接代替“阿尔卑斯”……等等。假货“大举下乡”,不仅是监管的悲哀,也是社会公平的悲哀。作为社会整体的重要部分,农村和城市一样,都应该充分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然而,事关亿万农村人口的“假货下乡”问题却未能引起充分重视。城市孩子们可以乐呵呵地喝“娃哈哈”,农村孩子却只能喝到可能损害健康的“娃恰恰”,这无论如何也不能体现公平享有公共保障权利的本意。

  农村人并不比城里人“低三分”,为什么监管者的眼光始终不向下?多年前就已呈泛滥之势的农村假货现象,为什么不能聚集更多的关注和目光?多年来,一些地方鲜有一次专门针对农村假货的打击行动。关爱农村,并不是仅仅让农村和农民富起来,还应该关注农村人口的生活品质、文明程度和能不能同等享受到社会发展的红利。

  农村处于社会文明的边缘,也往往游离于现代化监管手段之外。农村有更庞大的消费人群和获利市场,这是客观存在的,但并不是“假货下乡”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纠治的理由。农村人口是社会人口的一部分,农村孩子同样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对于城市孩子的食品安全严防死守,对于农村孩子的食品安全隐患却熟视无睹,这不是一个负责的态度。

  农村是产品质量安全的末端,也是最容易出现食安问题的薄弱环节。有数据资料显示,目前社会上的假货和伪劣商品已经有半数以上销往农村市场,其已成为假冒伪类产品的“重灾区”。因此,无论从对公众安全负责的角度,还是为广大农村市场负责的角度,对于已极为严重的“假货下乡”现象,有关部门不能再这样无动于衷了。(毕晓哲)

【编辑:柳龙龙】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