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34名农民开三轮车返乡 被交警拦下调大巴送回家

2014年01月20日 15:35 来源:合肥晚报 参与互动(0)

○网上流传的车牌号为JK281的三轮车

  ○孩子见到交警查车,并不知道发生什么,还冲着他们吹着气球。(德州警方提供)

○人在他乡,盼的就是这顿团圆饭

  又到了春运农民工大军回家时。1月10日,在天津种棉花的34名涡阳农民,因未买到车票,选择了挤进三辆农用正三轮车,从天津开回家过年。幸运的是,返乡的720公里的路程行驶了四分之一,他们就在路上遇到了好心的交警,为他们专程安排了回家的车辆。而这三辆他们用来运输棉花的农用三轮车,无意间,让他们成为今年春运新闻中,最为瞩目的焦点。

  这一路,有惊有喜有温暖

  起因

  用尽方法没能订到票

  种棉花的地方没有网络,打铁路订票电话始终没能订到票。1月10日下午三点,34个涡阳老乡分散在三辆车上,浩浩荡荡地从天津静海县与河北黄骅市交界处出发了。

  出发

  风“嗖嗖”直往车里灌

  尽管此前已经全副武装,但让他料想不到的是,车一旦开起来风还是“嗖嗖”地往里灌,不一会就将篷布吹开。这个奇怪的车队,走到哪里都会引起路人的侧目。

  中途

  德州闹市区被交警拦下

  1月10日晚上八点多,三轮车队闯入了德州闹市区。交警听说他们买不到车票,没有开具罚款单,并带着他们到附近的面馆吃面条,找旅馆住下。

  结局

  调来大巴将28人送回涡阳

  1月11日早上八点,在交警的协调下,德州市鲁北客运公司调来一辆大巴车,将除了司机外的28人送回涡阳县,每人只收了两百元的成本费。6名司机开着三轮车,继续着他们接下来550公里的路程。

  “壮举”

  34人乘三轮车返乡上了央视

  春节前的涡阳县丁营村,此时和分布在皖北平原上大多数村落一样,充满了异常的热闹。这个因大多数人外出打工,平时变得萧条无比的村子,这会因人们的返乡又“活”了过来。

  1月19日傍晚时分,在村头一条坎坷不平的土路边,穿着花花绿绿的农民艺人正在路边临时搭建的戏台上吹奏唢呐。此时,台下的村民们已无心听曲,都在谈论着昨日电视里报道的村里三十四个村民的“英雄壮举”——十天前,他们准备从天津乘着三辆农用三轮车回涡阳,只是在山东德州的时候,被交警拦下。最终,交警对他们进行了人性化的处理:除了六个村民驾三轮车返回外,其余人都被当地交警调来的大巴车送了回来。

  让村民们咂舌的是,他们的这一举动和山东德州交警送他们回来的行为,作为春运农民工返乡难、各地关爱农民工返乡的典型,上了中央电视台。

  此时,这个事件的主角之一的丁广春,已经回家多日。在返乡后的几天里,他曾给山东德州交警打过几次电话,向他们表示了感谢。

  购票

  34人遇上了返乡的高峰

  今年29岁的丁广春,21岁就外出打工,当过保安,工厂里当过流水线工人。四年前,他在熟人的介绍下,和同村二十多名乡亲带着孩子,前往天津静海县承包土地种起了棉花。

  与往年相比,由于土地承包的问题,丁营村一行人春节返乡日期被推迟了不少。由于赶上了返乡高峰,同在天津的34人的返乡车票成了难题。种棉花的地方没有网络,打铁路订票电话始终没能订到票。丁广春甚至派人到附近的天津火车站打听,发现天津开往阜阳的火车到年前早已没了票。

  最终,一群人寄希望于高速公路边拦下从北京、廊坊出发开往安徽的大巴车。今年,也不知是车站对客车管理变严了,还是今年的客流量非常多,看着开往安徽的大巴车一辆辆开过,三十四个人,站在寒风刺骨的高速入口旁,从早上八点站到晚上六点,都没有一辆车停下。

  此时,相对于其他村民,丁广春和他的弟弟更为着急,再过几天,他的弟媳娘家人将从合肥南岗镇赶到涡阳,准备在丁营村为弟弟家的孩子在年前举办“铰辫子”仪式——这是一项在皖北农民眼中不亚于结婚的人生大事,不仅所有亲友要参加,而且双方要互送彩礼,主办方杀猪宰羊、鸣炮宴请。而此时,丁广春和弟弟正在天津的高速公路边,不知何时才能回去。

  建议

  “拉棉花的三轮车应该能拉人”

  “俺们不还有三辆车吗?开车回去算了,那车拉人没问题。”天色将暗,丁广春依稀听见乡亲们中有人提出这样一个大胆的建议。很快,这个提议在因等车而焦躁的人群中得到了响应。可他们所说的“车”却是那三辆在棉花地里拉棉花的五征牌农用正三轮车。

  此前,这辆一万元购买来的三轮车已经在农田里行驶了三年,车况不错,但谁也不知道它能不能从天津跑回涡阳。三轮车驾驶室内没有空调,四周都露出了缝隙,只要一开起来,驾驶室里四处灌风。

  一群人在车后敞开的货斗上用PVC水管搭起了架子,再在架子上蒙上彩色篷布,为了让长途乘坐更加舒适,他们又从农田里找来玉米秸秆,在铁皮货斗里垫上厚厚一层秸秆垫,再将装苹果的纸箱撕成一块块的纸板,围在货斗四壁。

  1月10日下午三点,34个涡阳老乡分散在三辆车上,浩浩荡荡地从天津静海县与河北黄骅市交界处出发了。丁广春的车上坐了十个人,驾驶室内两个司机,货斗内带着五个成人加三个孩子,另外两辆车上分别乘坐了十五人和九人。

  为了防寒,车上的人将能穿上的衣服都穿上,孩子们都裹成了一个棉花球。货斗内装上行李,人再挤上去,货斗内就没有挪动的空间,车也压下去了一截。驾驶室里开车的男人们披上军大衣,在开车前用绳子从外面将蒙在货斗上的塑料篷布捆得结结实实,远处望去,货斗里就像拉着满满一车货物。

  出发

  170公里开了5个小时

  由于三轮车的马力偏小,货斗内又装满了人,这种低速的农用三轮车只能以每小时三四十公里左右的速度在公路上慢慢行驶。第一座城市,便是山东德州,一百七十公里的路途,他们已经行驶了五个小时。

  “走一截,下来紧一下绳子。”丁广春对于这辆三轮车的“舒适性”早有心理准备,尽管此前已经全副武装,但让他意想不到的是,车一旦开起来风还是“嗖嗖”地往里灌,不一会就将篷布吹开。北方的公路上,车队一旁呼啸而过的大货车、大客车几乎都要鸣笛、拼命打着闪光,这个奇怪的车队,走到哪里都会引起路人的侧目。

  当天快黑的时候,车队即将到达山东德州境内。此前,丁广春听开车走过这条路的老乡说,回涡阳最近的一条路要从德州市区穿过。心虚的丁广春还是专门打电话问了那位老乡。那位老乡在电话里一个劲地承诺,“没事,没事,都这个点了,市区路口的交警早回家睡觉去了。”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蒙着篷布的三轮车队,小心翼翼地向德州市区进发。

  晚上八点多,三轮车队稀里糊涂地闯入了德州闹市区东方红路与解放路交叉口。车上一群人又渴又饿,孩子闷在捆得严严实实的货斗内,依旧被冻得直哭。更要命的是,他们在这里迷了路,丁广春要求车全部停在路边,问清楚了路再走。

  就在丁广春下车问路的时候,一辆交警警车闪着警灯驶了过来。

  插曲

  中途遇到了德州好交警

  “我说毁了(方言:坏了的意思),肯定要罚款,或者扣车!”此时,站在马路上的丁广春下意识地摸口袋准备掏烟,却发现烟盒里已经空空如也。

  赶来的交警先是给他敬了个礼,带队的是山东德州交警直属一大队副队长杜德军,此时德州交警正在春运期间夜间道路安全检查。杜德军要求查看三轮车的货斗,当丁广春不情愿地掀开货斗上的篷布,只见货斗里的大人孩子经过长途跋涉,蜷缩在货斗内的玉米秸秆中瑟瑟发抖,每个人都冻得鼻涕直流。

  按照交警要求,货斗里的大人们不情愿地下了车,孩子们都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还笑着冲交警吹着手中的气球。

  接下来的事情让丁广春料想不及,交警听说他们是买不到车票,准备乘三轮车回家过年时,并没有开具罚款单。杜德军带着他们到附近的面馆,吃了一顿热气腾腾的面条,又带他们找了一家旅馆,让他们住一晚上。“要不然晚上开车容易出危险。”他们住下后,杜德军又向他们宣传:货运农用三轮车不能载客上路,容易出事,特别是后面的篷布被扎得严严实实,车子一旦出事,里面的人将无法逃生。对此,一行人表示赞同,丁广春第一个表示:“能坐上车,谁愿意受这个罪?冒这个险?”

  第二天早上8点,在交警的协调下,德州市鲁北客运公司调来一辆大巴车,将除了司机外的二十八个人全部送回涡阳县,只收了每人两百元的成本费。丁广春和其他五名司机开着三轮车,继续着他们接下来550公里的路程。一路上,他们每人吃了三块烧饼,喝了一肚子水。

  团聚

  走到哪里都没有家里好

  1月11日晚上11点半,疲惫不堪的丁广春和其他司机开着三轮车,回到丁营村里的家中,此时大巴车上的乘客早已平安到家多时。

  尽管山东媒体对此事进行了报道,可村里很少有人家通有网络,几乎没人看报纸,返乡的农民们家家忙着打年货,似乎很少对他们的这一经历过问。1月17日,这件发生在一周前的事情由山东电视台、中央电视台报道,各大门户网站开始频繁转载。当同村人在电视上看到他们的身影时,村里人沸腾了,一时间,34人的这一“壮举”成了年前闲聊的谈资。

  1月18日晚,当记者赶到丁营村时,大院里的一家人正准备过年。与往年不同,此时,弟媳一家人从合肥南岗镇赶来,为春节前给孩子“铰辫子”仪式做准备,因此今年的年货特别丰盛。大院里的大铝盆里堆满了猪肉、鸭血、牛肚,屋子里堆放着成箱的啤酒、饮料,院子里的羊圈里也堆满了饲料,三只山羊也准备喂肥了在年前宰杀。

  晚上6点,这个农家大院里炊烟升起,橘黄色的灯光照射着空荡荡的堂屋,一旁的厨房里,农家土灶上的锅盖掀开,一盘菜起锅,厨房里升起了热腾腾的雾气。不一会,空荡荡的堂屋里挤满了人,桌上摆满了热腾腾的饭菜,没有座位的人端着饭碗,轮流到桌上夹菜。

  “到哪也没俺家里好啊!”在院子里,没能坐上桌子的丁广春一手端着饭碗,一手高高地向上一划——他说,他们在天津住的就是附近油田的废弃厂房,“房顶高着嘞!就是漏风。” 厂房里搭个床,弄个电饭锅,便是家,三十多口人都住在里头,一到冬天孩子冻得脸都红扑扑的。

  未来

  过完年还得赶回天津去

  “咱的娃可不比你们城里人的,娃娃们在厂房里都冻惯了。”说着,丁广春哈出一股白色的雾气,搓着手。他说,因为村里人少,如今丁营村里没有了小学,孩子们读书都只能到天津借读,因此过完年他们还得回去。但今年棉花价格从四块跌到三块五,再到三块,土地租金又在涨,他们今年已经干不下去了,开春地也不租了。春节后,他们准备过去收收破烂,陪孩子上学。

  正说着话,一旁丁广春家的孩子手里拿着会发光的玩具枪,和弟弟家的孩子在三轮车旁追逐打闹,随后孩子们打开没锁的车门,爬进三轮车驾驶室,拼命地晃动着方向盘。

  “下来!车还没坐够啊!”丁广春见此情况大喝着,“再不出来过完年还让你坐这车回去!”听了这话,孩子们老老实实地下了车。

  此时,丁广春为他当初将车骑回家的选择颇为头疼,来年他准备到天津收废品,而农用三轮车则是收废品必需的生产工具,他到时必须还得把车开回去,想到这里,他摇着头颇为无奈:“车怎么弄回去,过完年再说吧。”(本报首席记者 李磊/文 牛国梁/摄)

【编辑:李欢】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