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消防中队除夕夜抱着头盔看春晚 有情况随时出发

2014年01月20日 15:48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0)

苦练穿作战服

作战服放在车库,穿完直接上车

  14时18分,突然铃声大作,警报广播响彻整个院落,“北医三院对面388公交车站有火情,出动抢险2号车!”记者从操场奔向车库,只来得及见到最后一位跟车战士边戴头盔边跳上消防车的瞬间。警笛拉响,消防车呼啸驶出,再看下时间,14时19分。

  京城超过80天无降水,烟花销售又近在眼前。上周五,本报记者走进海淀区双榆树消防中队,实地感受多重压力叠加下,基层消防单位严阵以待而又紧张有序的训练、生活、战备状况。

  战备

  “不行,再快一点,看谁能突破20秒!”操场上,新兵班长罗伟按动着秒表,在他面前,是9名进入中队尚不足两周的消防战士。这些天,他们正加紧苦练穿作战服、佩戴设备、甩水带等科目,以达到春节前能上车参战的水平,成为消防保卫的重要补充力量。

  北三环西路辅路向东,联想桥南,路边一排红色大门十分醒目。大门的后面,停放着双榆树消防中队的8辆消防车、2辆摩托车。车库再向里,则是住着60名消防官兵的四方院落。

  这个不大的院落,承担着极为繁重的消防保卫任务。双榆树中队总共36平方公里的辖区范围,东至马甸桥,南与西城交界,北到北四环,西到西四环,包含了中关村地区,辖区内的高校就超过20所。“基本覆盖了海淀区人口最密集、最繁华的地段。海淀区的1000多幢高层建筑,有700多幢都在我们辖区。”中队长苏卿臣告诉记者。

  战士们的作战服平时挂在车库里,穿好后直接上车。为了能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着装,裤子都是套在靴子上的,侧面还配备一把太平斧。靴子具有抗穿刺、耐酸碱、避火隔热的性能,当然也十分厚重。记者拎了拎这套在一起的两件装备,沉甸甸如同一个装满物品的登山包。

  消防部队的纪律是,从接到报警、发出信号、电铃响,到战士完成着装、车辆出库,总计不能超过1分钟。

  所以,战士们的穿衣时间必须控制在十几秒内。苏卿臣还记得前几天亲自带着新兵第一次练习穿衣服,最慢的穿了2分钟,“后来练到50多秒,收操的时候20多秒,还得练。”

  为了尽可能地提高速度,战士们的宿舍门,也被设计成正对车库后门。记者在宿舍与车库之间的走廊上试了试,走廊宽度不足三米,方便在铃响后“一个箭步”冲到车库穿衣出发。走廊上还有几根铁柱直通二楼,如果住在上面的战士对应的车辆需要出战,他们将抱着铁柱滑下来,最大限度地节省时间。

  预案

  抱着头盔看春晚

  有情况随时出发

  大家所熟知的119报警电话,是无法直接打到中队来的,只能接到全市的119指挥中心。接警员会根据事发地点和警情判断如何调派,需要出动几辆车、什么车,再通过给相应辖区中队发送传真来下达命令。

  在双榆树中队的通讯室里,24小时始终保持2名战士值班,以防漏接总队命令。当有任务传真发过来时,通讯室的小提示铃会响,值班战士接收命令,迅速拉响警铃,并通过广播告知全中队简略警情以及需要哪些车辆出动。

  中队拥有的8辆消防车,高矮长短不一,功能各不相同。水罐车、排烟车、破拆车、泡沫车……每辆车都有对应的固定人员,每季度轮岗一次。当铃声响起,警报广播后,与派出车辆“挂钩”的战士就会迅速跑到车库,穿衣上车,投入战斗。

  “没有最快,只有更快”,这是消防部队的核心追求。为了保证在火情可能最为密集的情况下“尽量快”,年三十、初五、正月十五三天,双榆树中队将进入一级战备状态。

  “我们的战备等级有三个,一是‘经常性战备’,就是我们现在的状态,该开展什么工作继续开展,保持战斗意识就行。全国‘两会’、五一、十一等重大活动期间,会提升到二级战备状态,所有的人不能外出,确保在位率。”苏卿臣解释,一级战备,也就是最高等级战备,队员们要全副着装,随时待命。

  据介绍,算上衣服、头盔、防爆灯等,全套作战服能达到近四十斤。一级战备状态下,战士们就是要全天穿着这样一身作战服,“抱着头盔看春晚,有情况随时出发。”

  为避免着火后临时调集不过来,除了全员待命外,消防单位还会“主动出击”。一些平时消防任务不是特别繁重的中队,会派驻消防车在大型居民区周边巡视。消防隐患较大的地方,比如知春路、西三旗、北大西门等人员密集区域,春节期间将有消防车进行临时驻守。“一旦这些地方出问题,就不用调派我们中队了,可以让周围的消防车直接过去。”

  再远一点,由于五环外燃放烟花爆竹不受时段限制,较易产生突发状况。五环路将被分为8个段,8部消防车分路段进行动态巡控。哪里出现火情,可以第一时间到达处理。

  这种布置在苏卿臣看来是很有必要的,“前几年,除夕晚上会接到三四十起火警,基本上车子一出去就回不来了。近两年确实感觉到鞭炮放得少了,没有2006和2007年那时候多。”

  常态

  路过学校听到铃响

  身体也会不受控制地弹一下

  今冬北京无雨,再加上临近年关,防火减灾压力倍增,让人不敢有丝毫疏忽。“好长时间没有降水了,天干物燥,有些平房、老旧小区,室外堆积杂物、垃圾,都是危险的消防隐患。”

  此外,本周末开售的烟花爆竹,也将令苏卿臣和他的队员们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道路两边的绿化带、杂草、枯叶等等都比较干。春节这些天,大家一放烟花,万一迸到一星半点,很容易沾点火就着。”包括双榆树在内的所有消防中队,几乎都要对辖区烟花爆竹销售点、燃放点进行普查。“我们会去实地调研,摸清销售点、集中燃放点都在什么位置,万一发生火灾,怎么快速到达。”苏卿臣说。

  摸清位置只是前提,这些“危险点”的周边各是什么情况,有没有存放易燃物,有没有消防栓、水源,消防栓的水压够不够,有没有水……都是消防单位要“成竹在胸”的,相当于为每一个销售点、燃放点做了小预案。

  如果时间过久没有降水,消防部队会在春节期间对重点场地进行“湿化”——开消防车出去,将路边的绿化带、隔离带喷水打湿,降低因燃放烟花爆竹引着起火的风险。

  2013年,双榆树中队共计出警1576起,平均每天近5起,位居全市第一。其中有近900起是火警,近700起是抢险救援的任务。苏卿臣点着手指说,“海淀区现在有15个消防中队,全年三分之一的火警都在我们中队出,任务量非常重。”

  长年累月以铃为令,消防官兵几乎都形成了条件反射。“不管多累、睡得多死,只要铃声一响,‘砰’一下就会坐起来。”苏卿臣笑言,“有时候在外面路过学校,听到铃响,身体也会不受控制地弹一下,很敏感。”

  用苏卿臣的话来讲,基层消防工作最大的特点就是“拴人”。与国外消防职业的“轮班制”不同,中国的消防战士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人跟车“绑定”——刚出了一个火警回来,紧接着再有火警,这辆车要去,你就还得去。遇到火情多的时候,囫囵觉都没法睡,只能见缝插针地打个盹。

  越到逢年过节,部队越会进入战备状态。今年是31岁的苏卿臣入伍第13年,除了在军校的两年春节他回了家,余下这些年里,他从未和家人一起过过年。“工作性质就是这样,我媳妇就在北京,我也没法回去,平时两个星期能在家呆一个周末就不错了。”而那些十八九岁、二十出头的年轻战士们,也和他们的队长一样,在每年万家团圆之时,全副武装,默默守护着京城的大街小巷。(记者 魏婧)

【编辑:王硕】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