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广东三成大学毕业生租住城中村 房租是最大支出

2014年01月20日 16:40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0)

  刚毕业一年多的肖国裕一直住在城中村,每到周末他都会去做兼职,闲暇时,他只能通过上网玩游戏打发时间 羊城晚报记者 汤铭明 摄

  ●调查显示,广东有三成大学毕业生租住在城中村,房租是他们生活的最大支出

  ●广州棠下,弹丸之地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他们将从这里启程,走向未来

  “城里的月光把梦照亮,请温暖他心房……”

  年底的一次朋友聚会上,23岁的晓云重复唱着这首十几年前的老歌,一旁的舍友不约而同地开口伴唱。

  “住在棠下的城中村,小小的房间仅有一扇47厘米宽的铝合金窗,晚上归来,窗外的月光是唯一的伙伴。”晓云是湖南常德人,刚从中山大学毕业半年多,租住在广州市棠下的一间出租屋,月租900元,加上300元水电费,相当于她45%的月薪。“我是典型的‘草根’毕业族,”晓云笑笑,“大学毕业刚工作不久,收入不高、家境贫寒,只能靠自己。”

  广州棠下(涵盖棠下村、棠东村),这里居住着30多万人,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草根”毕业族来这里扎根。春节后,随着新一批的大学毕业生“找工潮”拉开序幕,这里将迎来更多的和晓云一样年轻人,他们将从这里启程,靠双手打拼未来。

  阿涛的周末  

  清晨7时20分,阳光穿过唯一的窗户透进来,阿涛的闹钟响了,闹铃是羽泉的歌曲《奔跑》。这是星期日的早晨,阿涛仍然要上班。迷迷糊糊中,他把闹钟按停,但闹钟每隔5分钟还会再响,响到第四次,阿涛很不情愿地起来洗漱。不敢太大动作,因为旁边的舍友还在睡觉。

  阿涛今年24岁,2013年从珠海一所高校本科毕业,来广州的日子不长。为了省钱,他和另外两位大学同学租住在棠下一间比较旧的出租屋里,月租只要300元,因为这是一个6人间,人均面积不足5平方米,3张双层床。其余的3位舍友中,两位已经毕业3年,跑销售;一位天天捧着本书不出门,是来广州考研的外地大学生。这是一间典型的男生宿舍,床上乱糟糟,床下塞满了杂物,还有无所不在的垃圾。

  10分钟后,阿涛出门了。棠下BRT车站的人一如既往的多,穿着西装或者套裙的年轻人,和阿涛一样,睡眼惺忪。公车进站了,不管男女,都拼命地往上挤,不再理会什么矜持,因为错过了这班车,有可能还要再等10多分钟,而迟到则意味着扣钱。

  40分钟后,阿涛到了公司。

  8时45分,领导开始布置任务。

  然后便开始工作。

  午饭由公司负责,主要是湘菜,来自粤西的阿涛吃不惯,可附近的食物都太贵,一个最简单的套餐都要20多元,阿涛把辣椒挑了出来,吃光了盘子里所有的饭。

  下午4时多,提早散会,老板对阿涛说:“提前下班吧”。但阿涛没有回去,因为公司还包晚餐。

  晚上的BRT还是那么挤,挤得发僵的身体随着把手摇晃,车外高楼林立、霓虹闪烁……

  晚上8时多,阿涛回到了宿舍,马上瘫在床上昏睡了30多分钟,每天都是如此。

  终于缓过气来,阿涛起身洗了个热水澡,然后就打开电脑,挂着QQ,在线的好友很多,真正能聊天的却很少,阿涛打开了一部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晚上9时,两位同学回来了,还买了不少小吃和啤酒,因为其中一个终于找到了工作,电话销售,底薪1800元,没有劳动合同、保险、养老金,但同学还是很高兴,因为这是他找到的第一份工作。大家喝起了啤酒。

  一个小时后,同学有些醉了,爬上床铺,很快,房间就静了下来。

  阿涛又回到电脑前,下意识地查了一遍邮箱,他一直在投简历,希望能有好消息。然而,今天又失望了,没有一个面试通知。他思量着,是不是开一家卖汽车配件的淘宝网店,帮补点家用?

  凌晨0时,他关掉电脑、上床睡觉,很快便发出了呼呼的鼾声,也许是一个美梦。

  调查   

  (5名硕士生做了一项对71名大学毕业生的调查,42.3%的人对社会抱有希望;14.1%的人认为前景渺茫)

  2013年下半年,来自中山大学、清华大学的5位硕士生组成的调查小组在棠下——广州市最著名的“草根”毕业族聚集区,租住了一套一室一厅农民房,扎根近3个月,完成对71位“草根”毕业族(10名专科生、56名本科生、5名硕士研究生,分别毕业于广东、江西、湖南、湖北等地高校)的访谈。据调查小组组长李宏介绍,71名受访者中,42.3%的人对社会抱有希望,立足奋斗努力;18.3%认为存在些许希望;14.1%觉得前景渺茫;25.3%的人打算“走一步,看一步”。

  来自农村的小孙有破釜沉舟的决心:“大学毕业再回去种10多亩田?没人会甘心吧!父母供我读书不容易,我有义务打拼、让他们过上更舒适的晚年。我不怕辛苦,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好!”

  来自南昌、毕业于中山大学的陈昊的最大心愿是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广州人:“我们现在并不丢人,只要不否定自己,不断奋斗努力、发挥自己的优势,一定会逆袭成功。”

  老家在河北的小赵则有着自己的想法,他学的是广告策划,“家乡连大一点的广告策划公司都没有,回去了没用,只有在北上广这些大城市才有那么多的文化传媒公司,只要不是要求忒高,基本都能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

  大四回乡参加公务员考试落选后,小李还是回到了广州:“那次考试就几个职位,几百人报名,最后都是‘拼爹’,我们这些‘草根’只能‘陪练’。广州更注重你本人的品德、能力。”

  广州之大,为何选择棠下?“草根”毕业族们不约而同地给出了同样的答案:生活成本低、交通便利。

  棠下实惠。上世纪90年代开始,城中村的“握手楼”如雨后春笋涌出,能提供网络和家电的小巢,房租从300元至1000多元不等,同样面积,房租仅需周边商品房的一半甚至更低,铺位房、整租房、合租房一应俱全;这里交通便利,出门就是BRT车站,2元直达市中心;这里生活便利,杂货食肆的价格比外面更低廉。据了解,早期这里住的主要是外来务工人员,但随着近年来,大学扩招、起薪跳水,大学毕业生租客比例逐年提高。

  棠下逼仄。按照《2012年世界人口密度排行》,排名第一的澳门19465人/平方公里。而棠下的人口密度竟然达到38000人/平方公里。调研小组成员深有体会:“衣服三四天都晒不干,湿衫穿得关节疼;直到凌晨都很吵,休息不好;没有健身场所,住在这里只能‘宅着’。”几个月下来,小伙子们感觉身体素质直线下降。

  生活

  (接受调查的“草根”毕业生中,72.0%的人认为自己的生活状况不如同龄人,存在巨大心理落差)

  披星挤车上班,戴月挤车归来,些许的闲暇时间上上网,或者摆摊贴补家用。他们就像嘎嘎转动的齿轮,满负荷、渴望滋润。被调查的“草根”毕业生中,72.0%的人认为自己的生活状况不如同龄人,存在巨大心理落差,具有强迫、抑郁、敌对、焦虑等心理健康问题。

  “我给自己定的标准,一天吃饭不能超过12元,早上一碗白粥一个菠萝包,午饭和晚饭基本都是5元左右。如果下个月工资涨了的话,我会考虑提高标准。”阿杰的月薪2500元,最大的支出就是房租——14平方米的小房间,850元/月。“如果房租少一点,我就能吃好些。”

  棠德南路一间服装店老板指着店里的衣服说:“这些年轻人不舍得花大价钱买一件衣服,50元到80元是他们的心理价位,在这里卖衣服赚不了太多钱,定价太高,没人要;定价太低,我亏本。”

  一间超市的梁老板深有体会,租客们不在乎日用品的牌子,价格才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曾经进过一批进口牌子的洗发水,在其他城区都很好卖,在这里放到快过期了都卖不完,最后只能折价抛售。”

  根据调查,“草根”毕业族月薪以2000元至4000元居多,不仅要养活自己,还要贴补父母,因此兼职成为常态。每到夜幕低垂,棠下的BRT站、村口牌坊两旁就有很多人摆摊,卖衣服、卖鞋子、卖手机贴膜和手机零配件……常常导致道路阻塞。阿澜就是其中一位,白天他是一名程序员,晚上就做手机贴膜,“有时候赚的比我工资还多”。常常去肯德基做兼职的阿光说:“9块8一个小时,不过光这些钱基本上就能抵得上房租。”

  不少房东告诉记者,几乎每一位大学生租房时,都会向他们询问一个问题:“这里的网络快不快?”工作了一天,在虚拟的网络世界寻求慰藉既便宜又“杀时间”:或上网玩游戏,或看电影与电视剧,或通过QQ、微博、MSN等通讯工具与友人联系,倾诉。这是他们最大的娱乐。

  情感

  (受访者中,超60%的人为单身青年,而同居的情侣受居住条件所限,性生活满意度普遍较低)

  受访的“草根”毕业族中,绝大多数人未婚,其中无恋爱对象的超过60%;一个月内有性生活的占30%左右。

  很多单身男生就通过微信、微博、陌陌等社交平台来寻找一夜情,如果想再“宅”一点,就自慰。相比之下,同居情侣在性生活方面相对有保障,但受居住条件所限,性生活的满意度普遍较低。“房子的隔音效果太差,五六个人挤在一套房里,早晚相见,多不好意思。”淑婷说。

  当然,也不乏幸福的伴侣。大志和小燕就是一对。白天各自工作,晚上摆摊卖衣服,非常大方地吆喝着:“美女们走过路过都来看看……”他们是湛江师范大学的学生,从大二开始拍拖, “被他‘骗’来了广州!他发短信给我说这里有高楼大厦、繁华的北京路、美丽的广州塔,随时能去海心沙……来了之后才知道,高楼大厦不少,但是不是我们的!但是也不后悔,因为这里竞争大、学到的东西也很多,而且能和心爱的人在一起。”小燕狠狠捶了大志一把。

  他们住在一个10平方米左右,带1平方米独立卫生间的小房间,用电饭煲、电磁炉做饭,桌上还放着没吃完的榨菜和橄榄菜。虽然小燕不怕苦,母亲却下了“最后通牒”:“如果想要娶我的女儿,有房子再说吧。”大志不吃不喝一年的工资都买不到广州的一间厕所,为此两人考虑去江门工作,“起码房子比广州便宜。”

  房子

  (调查显示,仅7%的新毕业族有能力购买商品房,82%需要租房,能成功申请到保障性租房的仅4%)

  不少“草根”毕业族心里很明白,只要居住条件不改善,婚姻就可望而不可即。于是,有年轻人开始尝试申请广州市的公租房。

  来自粤北农村的小陈,家里世代是农民,去年刚从华南师范农业大学毕业,在一家能解决广州户口的国企工作,月收入仅2000多元,“妈妈身体不好、每个月要寄400元回家,交了房租就揭不开锅。”有同学建议他,不妨尝试着申请广州市公租房。

  “一开始我还挺有信心的,本地户籍、收入低于广州市低收入水平的2066元/月,虽然公租房交通不便,但租金便宜。”然而,到广州市住保办一打听,他却傻了眼:“根据2013年新颁布实施的《广州市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制度实施办法(试行)》,单身人士必须年满30周岁才能申请。可现在的本科、专科毕业生几乎不会超过24岁!”对方无言以对,但政策不可能通融。小陈只能无奈自嘲:“看来我还不够老!”

  而近日,省学联开展的一份针对广东高校大学生的调查显示,目前广东省高校学生毕业月薪平均约3100元,是广州市民平均月薪4789元的65%,而专科生的则仅有2043元;仅7%的新毕业族有能力购买商品房,82%需要租房;33%的新毕业族租住城中村,60%的人人均居住面积不足15平方米,远远低于全国36平方米的平均水平;而所有受访者中,超过七成人希望能申请到政府优惠性住房,90%以上希望能入住“人才公寓型公租房”。房租是新毕业族的最大支出,50%以上的人需贡献超过25%的收入,18%的人需贡献超过40%;而在粤新就业学生中,能成功申请到保障性租房的仅4%。

  政策

  (广东曾明确提出,要向新就业职工出租保障房,然而仅少数城市出台政策,且仅针对本地户籍人口)

  那么,难倒大学生们申请的原因究竟在哪里?

  一是户籍限制,广州市公租房申请只接受本地户籍,而广州的大学生毕业时拥有本地户籍的仅43%;二是交通不便,广州市现有公租房房源大多数距离中心区很远,双程时间超过3小时,租住不现实;三是审核程序繁琐、轮候时间长,广州需“三级四审六公示”,佛山南海至少需办7个证、等待90天;四是政策宣传不足,近20%的受访者从没听过相关政策。

  2013年12月6日,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关于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并轨运行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各地逐步探索建立共有产权性质的保障性住房政策,解决城市青年住房问题。

  2012年至2013年,广东曾先后出台《广东省住房保障制度改革创新方案》、《广东省城镇住房保障办法》,明确向“符合条件的住房困难家庭和新就业职工、异地务工人员出租保障房”,但至今只有深圳、佛山、东莞、珠海等少数城市出台相关政策,但都限定在本地户籍。

  2012年,省人大代表、广东团省委书记曾颖如提交相关建议,呼吁政府协助解决新就业大学毕业生在内的青年住房问题,今年两会继续“死磕”。广州市政协委员曹志伟近年来也反复向房管部门建议,针对新生代产业工人以及新毕业大学生,不妨兴建集体宿舍式或单室户的青年廉租公寓,建立公租房分配标准和分级租金制度,以低成本支出解决该部分群体的住房需求。

  而今年省两会期间,有代表提出,着重在保障房方面减轻新毕业族尤其是“草根”毕业族的压力。

  一是出台《关于明确将新就业大学毕业生纳入保障性住房范围的指导意见》,将新就业大学毕业生纳入到人才公寓和安居工程保障性住房范围,突破本地户籍限制,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将没有住房、月人均收入3000元以下的新毕业族均纳入公租房对象范围。

  二是度身打造适量的专供新就业大学毕业生的保障性住房社区。建设便利配套、针对性强的人才公寓。尚无购房能力的对象可租赁;具备一定购房能力的对象可购买共有产权,获得长期居住人才公寓的资格,同时也减轻政府投资建设人才公寓的经济压力,但产权与普通商品房产权不同,政府占一定比例,以确保人才公寓只能在新毕业族之间转让,防止新毕业族的保障房性质“变味”。

  三是加速流转,建立分配和轮候制度。建议限定租赁最高年限,比如3-6年,以加速大学生保障房的流转速度,给更多新毕业生机会。

  他山之石

  ● 2012年3月,上海首批50名白领“拎包”住进了人才公寓。这批位于陆家嘴金融城的青年人才公寓,专供22岁至30岁、在陆家嘴金融城工作的单身青年。公寓共计2300套,25平方米左右的单间月租1800元左右,比周边同类房源低500-600元;每年签租约一次,最长租赁不超6年;公寓除了床铺、衣柜、卫浴、数字电视和高速宽带信息网络接口等基础设施,还配有带抽油烟机和电磁炉的“袖珍”厨房;

  ● 2011年,辽宁省建设9.28万套公租房,重点保障新毕业族;同年,南京市出台《南京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强调公租房人群包括大中专院校毕业不满5年、在本市有稳定职业的从业人员;

  ● 2010年,四川省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通知》,将刚参加工作的大中专及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纳入保障范畴,租期3至5年。(记者 蒋铮 黄玉杰)

【编辑:吴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