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传统佳节的变与不变——盘点马年春节关键词

2014年02月06日 16:46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资料图片

  从“除夕高速不免费”到“冯氏春晚”,从“年过得没意思”到“被逼生二胎”,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让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成为被“吐槽”对象。随着马年春节长假的结束,拖着略显疲惫的身躯回味这个春节,诸多传统中的新变化让人或新奇、或感慨、或兴奋、或无奈。“中国网事”记者盘点马年春节的部分关键词,一起回味多彩的过年生活。

  关键词一:冯氏春晚

  央视春晚被称为过年期间全中国人民的年夜大餐,它的任何变化或者不变,都是民众过年前后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自从冯小刚被宣布成为马年春晚的总导演之日起,基于冯氏电影多年来带给观众的惊喜,人们自然给予了冯氏春晚超过以往任何一届的期望。

  大年三十晚八点,冯氏春晚如约而至。虽然春晚节目单早已经在网络上公布,但是这并没有影响观众的热情,也没有影响春晚给观众带来各种惊喜。小彩旗4小时不间断旋转、长腿“欧巴”李敏镐亮相春晚等都引发观众热议,“新人”张国立独特的主持风格也获得许多好评。

  同时,冯氏春晚也毁誉参半。有人说,春晚有两个,一个是电视上的,一个是社交媒体里的,并且后者的犀利和搞笑程度完全不输前者。

  “其实马年春晚的电力是由小彩旗提供的。”

  “上次看到梁家辉唱歌,搭档还是张国荣。”

  “我觉得春晚这么办就对了,只负责歌舞就好了,语言类节目留给微博。”

  “一定要看春晚,要不然明天你看不懂微博。”

  ……

  像这样的一句话点评,引发大量网友的转发和留言。就像网友所说,春晚本身已经变成了一个平台,节目好不好已经不太重要,重要的是要有“槽点”。看春晚要搭配微博、微信上的各种“神吐槽”才能精彩。赞誉也好,批评也罢,春晚烘托出了过年的气氛,就算是一种成功。

  【点评】看惯了冯导的喜剧电影,再看冯导的春晚,就有点夹生饭的感觉。也难怪,春晚不能只是插科打诨,要开场舞、大联唱,要正能量、高大上,身上的“包袱”太多,直接导致了语言类节目里的“包袱”太少。春晚已经延续三十多年,算是“新年俗”,调和不同地域不同年龄段的不同口味,也并非易事。不给冯导,也该给三十多岁的春晚点个赞。

  关键词二:抢红包

  马年春节,最热门的红包不是实物,而是一个个在网络上飞来飞去的电子红包。春节前夕,新版微信增加了“新年红包”的应用,红包可以发到微信群里,也可以单独发送给指定好友,同时还可以附上新年祝福。

  一时间,低头在微信上抢红包成为不少网民春节期间最大的乐趣,几十上百块不嫌多,几分钱也不嫌少。根据腾讯提供的数据,从除夕开始,截至大年初一16时,参与抢微信红包的用户超过500万,总计抢红包7500万次以上。领取到的红包总计超过2000万个。

  电子红包不只有微信独“红”,新浪微博的“让红包飞”也风生水起。春节期间,用户只要对活动企业的相关微博主题发布、转发、评论、点赞,即可抽奖,获得包括汽车使用权、数码产品、年货等总价值10亿元奖品。

  分析人士认为,给红包的传统是一种象征性的姿态。电子红包被认为是移动支付商在争地盘,抢用户。

  当然,人们并没有因抢红包而抢昏了头脑,不少人开始担心移动支付的安全性,是否会中“钓鱼网站”的招。抢红包期间的“假陈光标事件”让莫名被抢了红包的人非常气愤,而比冒牌陈光标更令人担忧的是移动支付是否存在致命的安全漏洞。

  【点评】与传统意义上的红包不同,微信红包更具参与性和互动性,很多人看重“抢”的过程,对结果则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一个同学组成的微信群,平时大家发言都不是很积极,但因为有了“抢红包”这个媒介,突然变得热闹起来,这种生活中的小快乐才最吸引人。

  关键词三:被逼族

  每年春节,都有一群渴望回家却又害怕回家的“恐归族”,恐归的原因并非近乡情更怯,而是无法面对父母家人的逼问,七大姑八大姨的盘问,以及各类人等出于关心却又如在揭伤疤的不靠谱问题。

  “啥时候结婚啊?”“一个月赚多少钱?”“什么时候买房啊?”“打算啥时候要孩子?”面对这样的问题,很多网民表示“人艰不拆”。还有网民制作了一套春节回家如何回击提问者的攻略。在继被逼相亲、被逼结婚、被逼生小孩之后,随着国家“单独两孩”政策的启动,被逼族开始被逼问“何时打算要第二个孩子啊?”

  微博里晒出自己“被逼生二胎”经历的网友层出不穷。一位名叫“惟有幽人独来去”的网友留言说,这就是永远满足不了的亲戚,读书时攀比分数,工作后打听对象,结婚后催促生子,现在终于轮到催二胎了……

  【点评】催促也好,攀比也罢,与时俱进的逼问让回乡的年轻人喘不过气,“恐归”情绪加重。不少人呼吁,生存不易,生活更不易,年轻人身负多少压力他们自己非常清楚,让他们过一个轻松的春节,让家乡成为年轻人的加油站,而不是加压站。至于“被逼生二胎”,大多数网友还是表示要“想开点”,正如一位网友说,“亲戚关心你才问,她们爱说就说呗,反正你也不会听,还是按照自己的节奏生活。”

  关键词之四:新风

  2013年,每逢年节,中央都会出台相关禁令,严惩腐败。这些禁令积累到马年春节,已经形成了一张张制度的大网,把国家公务人员和他们的公权力牢牢地限制住。严禁公款吃喝、公款送礼、公款购贺卡、公款购烟花爆竹等等,一个又一个“紧箍咒”让马年春节新风扑面。一些干部表示,禁令让官场的政治生态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以往春节是吃喝、送礼的最佳时期,而如今这样的行为成为“过街老鼠”。

  当然,新风之下仍有歪风探头。有媒体报道,春节期间一些送礼的人打起了领导干部子女的主意,在其他“意思意思”的途径被打压后,利用春节的名义给领导子女发大额红包,以此来继续送礼歪风。

  【点评】新风初成,不容歪风干扰。要彻底打击钻空子、抖机灵的违反八项规定行为,还需要持续地建章立制,细化规则,并一如既往地坚持执行下去,只有如此,新风才能从年节吹到每一天。  (“中国网事”记者张亮 陈尚营 张志龙)

【编辑:王珊珊】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