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瘫痪哥哥逼妹妹相亲续:妹妹关机称缘分的事儿急不得

2014年03月06日 14:36 来源:华西都市报 参与互动(0)

5日,三妹儿在邛崃见了第一位应征者。

保险起见,哥哥阎熙将一位应征者的身份证拍摄下来。记者张路延摄影吴小川

  “聚光灯”下的48小时

  三妹儿关机了。无论是东街她家,或是哥哥开的“残友之家”,扛着长枪短炮,来自全国各地的记者们,都找不到这个灵动活泼的身影。“电视台直播时,我把三妹儿电话说了出去”,哥哥阎熙颇为愧疚,“电话噼里啪啦响个不停,三妹儿实在接不完,关了机。”

  从3月4日有关兄妹俩第一篇报道出炉开始,这对兄妹就得到了全国各地的关注,“网络搜索近30万条”,哥哥对这个数字很惊讶,“短短2天,发酵速度太快了。”纷至沓来的媒体,让这个平静如水的家庭,笼罩在“聚光灯”下。这短短48小时里,他们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

  三妹儿消失了

  意外关机 三妹儿咋啦?

  时间倒退 24小时。9时,华西都市报热线持续引爆,多是有意接住三妹儿(阎润)绣球的人。10时,记者整理完所有的相亲线索,多次拨打三妹儿电话,一直是“电话无法接通”。三妹儿咋啦?按捺不住疑惑的记者,随即拨通了哥哥阎熙的电话,“三妹儿呢?”“她昨晚电话接不赢,关机了”,得知记者要来邛崃送征婚信息,以供三妹儿参考,他提议,“要不你先给我?”

  闭门无人 三妹儿去哪?

  打不通电话的不止华西都市报记者一人。13时,东街X号,一家市级电视台来到兄妹俩的家,一名拿着话筒的女记者,告诉华西都市报记者,“妹妹电话打了好多道,都不通”。此时,哥哥阎熙正在小南街X号,接受一家国家级媒体的采访,他告诉现场另外几家媒体,“三妹儿关机了。”

  “消失”之谜应征电话打爆

  纷至沓来的媒体吃了“闭门羹”,但好心的张婆婆(兄妹俩的母亲)还是把记者们迎进了屋,“进门来坐坐,她感冒了,去医院看病拿药去了”。这一坐,就是近2个小时,前来的记者越来越多,90平方米的小家显得有些拥挤,张婆婆笑道,“比过年走亲访友还闹热。”

  在阎大爷口中,记者得知,看完病的三妹儿,跟朋友逛街散心去了。

  为啥三妹儿关机?哥哥告诉记者,“做电视台直播时,我把三妹儿电话说了出去,傍晚开始三妹儿不停接电话,全是应征的,连续接了几个小时,她这几天又不太舒服,只有把电话先关了。”让三妹儿不高兴的,或许是有些征婚者表现稍显唐突,“三妹儿想找个说得来的,有文化比较重要,钱反而次要些。”

  说点儿心里话

  被记者连环采访

  妹妹:“我不想被逗哭”

  真正回答三妹儿的消失原因,或许要把时间拨回48小时前。3月4日,第一篇报道(见本报《瘫痪哥哥逼妹妹相亲:“为我单身了39年,再不嫁就老了”》)出炉,兄妹俩就得到了全国各地的关注。纷至沓来的全国媒体,挤在了“两点一线”——兄妹的家和“残友之家”(哥哥开设)。

  一大早起,兄妹俩就开始了不间断的采访,“报纸、电视台,市级、省级、全国级,来采访的不少,约采访的更多”,哥哥阎熙掰着指头回忆,“联系我的有好几十家吧。”在3月3日前,哥哥每天电话就几通,现在一天就五六十通,“是不是有电话?”他拿起身边的手机,没有响,“我又幻听了。”

  受访的,自然少不了主角妹妹。4日下午,三妹儿阎润和本报记者一起翻看打给报社的征婚线索,挑选中,她突然说道,“上午有家电视台采访,老问些话激我,我不想哭的”,性格爽朗、坚强的三妹儿,在哥哥记忆中,“只哭过一次,2003年时我被下病危通知书。”

  被应征者“轰炸”

  妹妹:“渴望细水长流的爱”

  “这两天先关机”。

  5日16时,记者等到了回家的三妹儿。患感冒的她,眼睛红通通的,不时拿纸巾擤鼻涕。“这两天受凉了”,她喝了杯水,“来回跑,也很疲倦,缘份的事儿也急不得。”

  4日起,她和哥哥一道,面临着长枪短炮的采访,跑上跑下不说,话语、动作也在不断重复。“我理解哥哥,他觉得他耽误了我,想解决我的个人问题”,但自从4日傍晚电话曝光后,连环电话还是让她招架不住,“接了五六个小时,我脑壳都晕了,他们(应征者)信息也没记住。”

  纯良的三妹儿,渴望一份细水长流的感情,“先电话、QQ聊着,合适了自然水到渠成。”她还告诉了记者一个小秘密,“这样算是一个小考验,两天打不通电话就放弃的,诚意也不足。”

  被全国“走红”

  哥哥:“这是意料之中”

  “这是一把双刃剑”。“接受采访,就是想为三妹儿找户好人家,媒体是最好的传播渠道,能让最多人看到”,哥哥阎熙说道,“关注的人肯定很多,这是意料之中,我之前就有心理准备。”

  只是传播的发酵效果,还是让他吃惊,“网络链接有几十万条,我们这个小城市,不少街坊邻居还专门找我,‘成明星了哦’。”虽然如此,沉稳的他,依然不后悔当初的决定,“我相信无论是媒体,还是应征的人,都是带着好意而来。”不过他还是有些犹豫,“现在还有好多约访,能不能推掉些?三妹儿和爸妈有些吃不消。”

  为见三妹儿一面 有情郎“三顾茅庐”

  三妹儿相亲记

  “我是夹江人,在成都工作,要我去邛崃也行。”,读者刘先生诚意十足,“希望华西都市报牵线,我想见三妹儿一面。”谁料和华西都市报记者一道赶赴邛崃的刘先生,却因为三妹儿不在家,吃了个特殊的“闭门羹”。戏剧的是,坚持等三妹儿的刘先生,“三顾茅庐”才与三妹成功见面。

  一顾·大哥审查先过我这关

  “三妹儿出门了”。和记者一道,刘先生先来到了邛崃市小南街,哥哥阎熙正和邛崃市残疾人公益促进会的会员们谈事儿。“我想先看一眼”,得知有应征者上门,哥哥阎熙主动提出请求,“先过我这关才行。”

  “你年龄好大?”在哥哥眼中,年龄合适是最重要的一条,刘先生随即摸出身份证,“我是75年的,和三妹儿同岁”。“介意我拍照不?”他询问刘先生,得到肯定答复后,他摸出手机,调试镜头连拍了几张照片,“我要发给三妹儿看。”随后,哥哥又询问了职业、学历、家庭情况等信息。“你留个电话号码给我嘛,我到时候给三妹儿,有缘就联系联系。”“挺老实的,高高大大的,看起来很健康。”他附耳对记者说了一句。刘先生算是一顾成功。

  二顾·父母关心先问年龄再问文化水平

  “三妹儿不在家”。想见三妹儿一面的刘先生,又来到兄妹俩在东街的家。得知刘先生是来相亲的,张婆婆先就笑开了花。“你好大呀?”和大哥一样,他们也很关心对方的年龄问题,张婆婆说,这两天晚上两母女谈天时,经常讨论对象条件。

  “你啥文化水平?”张婆婆随即问了第二个问题,“她爸就是大学生,三兄妹都是,可惜老大生病了,老三中途辍学”,她叹了口气。“我是初中文化”,刘先生很诚实,但随即补充,“但我踏实肯干,也没结过婚、没小孩儿,姊妹又多,如果你们和大哥需要照顾,我愿意到邛崃来。”

  “娃娃们的缘分,还是得他们定”,张婆婆很开明,“你若愿意,可以等她回来,或者留个电话。”“我愿意等”,刘先生回答,算是二顾成功。

  三顾·三妹亲审“本分老实”才发展

  等了近2个小时,三妹儿回来了。感冒的三妹儿,虽然身体不适,还是和刘先生坐在了一张桌子,聊起天。

  “你大还是我大哦?”三妹儿接过刘先生的身份证,“你是6月,我是9月,你比我大。”“你平时有啥爱好?”三妹儿问道。“我喜欢运动,跑步、骑车什么的”,和三妹儿说话时,刘先生有点腼腆。三妹儿则显得落落大方,“那挺好,我看你身体很健康。”聊了十来分钟,三妹儿做了评价,“本分、老实”。

  他们相互留下了对方的手机号码和QQ号码,“缘分急不得”,三妹儿向记者说道,“只有多沟通、了解,才晓得双方适不适合。”顺利见到三妹儿的刘先生,算是三顾成功。

  情郎吐心声

  “她美丽、善良,我满意”

  在回成都的车上,刘先生吐露了自己的心声。

  “和我想象中的一样,三妹儿不仅善良,还很漂亮”,他笑道,“可能这就是大家说的相由心生。”在和三妹儿聊天的过程中,他认为三妹儿“落落大方,性格也很好,开朗、和气”。

  刘先生说,“我对三妹儿很满意,我会主动和她多联系,如果真有希望在一起,我愿意去邛崃工作、生活,和她一起照顾大哥和父母。”

【编辑:吴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