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惠州企业家做20多年好事:别等到很富了才去做

2014年03月28日 10:14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陈桥顿看望军烈属陈年友。 雷辉 摄

  走进广东桥胜集团董事长陈桥顿的办公室,两面柜子摆满了奖章和荣誉证书: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个人……赢得诸多殊荣,他靠的是善举。

  从1990年开始,他在革命老区惠州市惠城区沥林镇泮沥小学设立桥胜奖教助学金;从1990年开始,为丰富农民业余生活,他每年出资举办泮沥农民运动会;从1993年开始,他为驻惠部队做好事、办实事,并帮扶烈军属;从1993年开始,他每月为沥林镇近60名孤寡老人发放生活补贴……20多年来,陈桥顿各项慈善事业从未间断,慈善总支出超过1600万元。在“感动惠州”颁奖晚会上,主持人问陈桥顿:“你的企业在惠州不算很大,但你的善款最多,这是为什么?”陈桥顿道出了他奉行已久的慈善理念:“一个人不要等到很富了才去做好事,只要有点能力就行,帮人没那么难。”

  “苦难的人除了需要钱,更需要关爱”

  陈桥顿说,慈善不只是给钱那么简单,只有用心,才能把慈善做好、做实。

  1981年,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军人黄克顺转业到沥林镇武装部工作。1986年,他的妻子因病去世,留下年幼的女儿阿惠。

  妻子临终前,建议黄克顺续弦,娶她的表妹阿清为妻,“阿清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一直没找到婆家。如果她嫁进来,可以更好地照顾阿惠。”黄克顺听从了建议,与阿清结了婚,婚后又生下一女。

  1997年,不幸再次降临这个家庭——黄克顺病逝。当时,阿惠正在念高中。父亲去世后,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她决定辍学打工挣钱养家。

  陈桥顿得知这一情况后,决定支持阿惠姐妹俩读书。陈桥顿还每月支助阿惠一家人的生活费。但每次去阿惠家时,却发现她们饭菜很简单,常常拿豆豉、生姜当菜,很少吃肉。陈桥顿担心她们营养跟不上,多次询问她们为什么不买肉吃?每次阿惠都回答:“昨天刚吃过。”

  细心的陈桥顿问:“你们一般是什么时候在哪里买菜?”阿清说,一般下午四五点钟买,那时菜便宜。

  第二天下午,陈桥顿开车到阿清买菜的菜市场暗中观察,发现那天她就买了一点豆腐,还央求蔬菜档主把扔在地上的菜叶给她“回家养兔子”。

  “实际上,她家根本没有兔子。”陈桥顿说,当时他心里特别难过,“既然他们舍不得买肉,那我就买肉给他们送过去。”之后,每隔一段时间,陈桥顿就买肉送过去,一直到阿惠大学毕业,有能力照顾家庭时他才停止支助。

  在陈桥顿看来,处在苦难中那些人,他们除了需要钱,更需要关爱。

  “亏了我一个,帮了一大片”

  1995年,国务院扶贫办组织了一批广东民营企业家到内蒙古考察。在国家级贫困县固阳县,陈桥顿听当地干部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当地一对贫困夫妇平时在外替人打工,两个小孩在校读书,为了省钱两个小孩每天都回家吃饭。平时,夫妇俩上班前把饭做好放在灶台上。有一次,夫妇俩由于急着出去打工没来得及做饭,结果两兄弟回家后误吃了放在墙角边用来毒耗子的饭。夫妇俩回家后看到一对儿子中毒身亡,抱头痛哭,随后双双悬梁自尽。

  陈桥顿深受震撼,一股强烈的责任感在心头升腾。他当即下定决心,就在固阳投资,帮扶当地农民。

  当地北芪药材资源丰富,1996年当地的滋补厂倒闭,拖欠农民数年的北芪款无法偿清。陈桥顿获悉后,掏500多万元将滋补厂收购了下来,偿还了农民的货款。收购该厂以后,陈桥顿决定今后采购北芪时,他保证不压价、不退货、不打白条,并将采购通知贴到了各村里头。

  起初,效果似乎不理想,人们大多不相信。第一天上午,总共收了不到2000斤北芪,连两马车都装不满。但下午就不同了,因为拿到现钱的农民兴高采烈地回家,并把情况传了出去,于是来卖原料的农民络绎不绝。从下午1时一直持续到晚上10时,原本只计划收15吨,结果收了40吨。拿到现钱的农民感叹,这会小孩读书总算有钱了。

  陈桥顿的工厂一办就是16年,种植北芪一下子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一大门路。16年间,尽管滋补厂带动了当地农民致富,但到目前为止他还没有收回投资。

  有朋友笑话陈桥顿:“你一世精明,这次却是脑子进水,如果在其他地方办厂,你早就翻倍赚钱了。”

  陈桥顿不同意他们的观点。他说:“办这个厂,我虽然没有赚到钱,但是企业增进了当地税收,促进了就业,带来的社会效益是无法估量的。”陈桥顿决心坚持将厂子办下去,“亏了我一个,帮了一大片”。

  ■对话

  财富就像肥料,播撒出去才最有意义

  南方日报:是什么原因让你开始了公益之路?

  陈桥顿:1980年代初,我带着村里的建筑队在深圳。当时,一对走投无路的工程师夫妇来到工地,请求在工棚里借宿几个晚上,我答应了。几天后,他们找到了工作,但需要交20元押金,我得知后,借给了他们。后来,夫妇俩很快成为单位的骨干,境遇改变了。这让我体会到帮人没那么难,不用很富后才能去做好事,关键时候拉他一把,就可能改变他的一生。

  南方日报:一个人做点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你为什么能坚持这么久?

  陈桥顿:财富就像肥料,播撒出去才最有意义。社会和谐要拉近贫富差距,帮助那些困难家庭,先让家庭和谐,那么社会才能和谐。

  南方日报:据说你六成精力用来搞企业,四成精力用来搞公益事业。为什么不用更多精力把企业做得更大呢?

  陈桥顿:多赚100万元,不过是在户头上加几个数字,但把这些钱用来帮人的话,可以改变很多人的命运。我希望再困难的人也会感到,这个社会还是好人多,美好的明天总会到来。

  ■爱的回响

  热心人士联系肖钢希望帮助支教

  南方日报讯 (记者/李强 实习生/周潺)本报今年1月29日刊发《退休城管留守山乡做“支教码头”》一文,报道了广州退休城管队员肖钢告别城市生活,孤身徒步走进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灵山深处,将支教服务送到了留守儿童身边的感人故事。

  昨日,记者在回访肖钢时了解到,在本报报道后,一些社会热心人士主动联系他,表示希望能为支教公益服务提供一些帮助。增城区有关部门向肖钢询问了解他在支教中遇到的困难,并表示将进一步支持肖钢开展支教服务。肖钢说,感谢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的关注,大家为灵山的孩子们带来了更多的福音。

  广东省“关爱好人”

  基金捐款方式

  开户行:中国银行广州农林下路支行

  户名:广东省宋庆龄基金会

  账号:697757760206(记者 雷辉 实习生 张茵 吴畅)

【编辑:张海桐】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