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北京今年骨灰撒海数量或翻倍 首现3名司局级干部

2014年03月31日 10:29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现在已经有700多单预约,要排到秋季才能撒海了。”北京市殡仪服务中心主任王德东昨天告诉本报记者,今年的骨灰撒海业务数量比去年大幅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这一环保、自然的生态殡葬方式。

  为鼓励市民选择生态殡葬,服务中心今年新增了多项人性化服务,例如免费午餐、更多鲜花、赠送纪念光盘等。未来,随着选择骨灰撒海的人越来越多,本市还将建造一艘大船,专门用于远航送别逝者。

  今年撒海数将超2000份

  今年是本市开展骨灰撒海业务20周年。从最初的全年几十份,到2013年完成1201份骨灰撒海,这一生态殡葬方式,逐渐被公众接受。从目前的登记情况看,王德东预计今年的骨灰撒海数量肯定会超过2000份。如果进展顺利,有可能达到2400份,比去年整整增加一倍。

  从参加骨灰撒海人员构成情况来看,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最初参加撒海的,大多是寄存多年的骨灰、经济困难家庭的骨灰或是年轻人的骨灰。如今,骨灰撒海人员不少拥有博导、教授的头衔,也有不少逝者家属生活在海外,今年还首次出现了3名司局级干部登记的情况。

  在接待大厅,记者就遇到了正为爱人办理骨灰撒海手续的胡先生。“回归自然,挺好,还减轻了儿女的负担。”73岁的胡先生从邮政公司退休,子女经济状况不错,但他还是说服子女接受这种生态殡葬方式,“生前他们很孝顺,没有遗憾,回归大海轻松自在。”他还说,自己和老伴选择骨灰撒海,在美国亚特兰大的长女也可以在大洋彼岸方便地祭奠。

  全程免费自助午餐

  除了骨灰撒海本身“零元”费用,市殡仪中心还进一步提升惠民力度,推出10项免费的人性化服务措施,让骨灰撒海活动越来越温馨,以更好地满足亲属对逝者缅怀祭奠的心理需求。

  此前,骨灰撒海活动也为参加的亲属提供免费午餐,但受经费和条件所限,只能提供面包、火腿肠、矿泉水。今年,免费参加撒海活动的亲属名额从两名增加到6名,午餐标准也提高为58元标准的自助午餐。“在远离市区的海边,这个标准已经可以吃得很好。”王德东说,“这样的聚餐,也符合人们为亲人办丧事时一起吃个饭的习俗,很受欢迎。”

  王德东还透露,目前服务中心的食堂只能供20人就餐,因此正着手扩建一个较大的食堂,将来还可以为撒海亲属提供免费早餐。

  此外,撒海活动还为市民提供免费的大巴车、保险、鲜花、一次性骨灰盒、白手套、120医生陪护等总共10项服务。其中,全程有两名摄像师拍摄记录画面,会刻成光盘送给亲属。

  通过对参加撒海活动亲属的全员调查,100%的亲属表示“满意”,其中有95%表示“很满意”。目前,还有几十名来自河北、天津的亲属也申请参加北京的骨灰撒海活动。“我们对北京市民免费,但对他们需要收取成本费,主要是完善的服务吸引了他们。”王德东说。

  “归海”号年撒海5000份

  王德东透露,从长远打算,本市将建造一艘属于自己的“归海”号骨灰撒海船。新的大船最多可以搭载300名乘员,容量是目前最大海上旅游船的两倍。大船可以满足一年撒海5000份骨灰、随行3万名亲属的出海需求。

  今年增加4个免费随行亲属名额后,市殡仪服务中心租赁了更大的海船,座位数从原来的97个增加到151个,座位也从原来的塑料椅换成了沙发座,安装有大功率空调。新船的马力更大,因此撒海地点也比以前更远,大约远离海岸码头10海里。“周围全是海面,亲属的感觉会更好。”王德东说。

  由于出海更远,归程时间也相对更长。为了填补这一“空白”时段,今年的撒海活动还增加了大约8分钟的“送别祈福”环节。4名工作人员举着电子长明灯,唱着歌曲《天堂里没有电话号码》,带领亲属走上甲板,与刚刚回归大海的亲人做最后的告别。

  151座已经是普通海游船最大的规格。尽管速度更快,但一天最多也只能完成两次撒海任务。受海风、海浪、气温等因素影响,骨灰撒海活动一般只能在春秋两季举行,通常是在3月至5月、8月至10月,时间窗口有限。因此,一旦每年撒海数量达到3000份,就需要租赁两艘海船出海。当撒海数量更多时,本市就需要自己造船了。

  “随着惠民政策进一步深化,加上市民的殡葬观念转变、需求改变,骨灰撒海这种安葬方式将是本市生态殡葬的主要方式,一定会有快速增长。”王德东预计。

【编辑:王硕】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