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音乐人每日饮1斤酒1升浓咖啡 生成世界最长食管癌

2014年04月15日 13:18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音乐人每日饮1斤酒1升浓咖啡

  生成18.3厘米世界最长食管癌

  术中医生用手剥离腊肠型肿瘤

  ●18.3厘米的“腊肠型肿瘤”几乎占据了患者胸食管段的全长和整个食管的3/4。

  ●全球每年约有30万人死于食管癌。

  ●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地区之一,每年平均病死15万人,潮汕地区是广东食管癌高发病区,发病率高与当地偏爱浓茶、热粥、腌菜有一定关系。

  25年嗜酒爱浓咖啡,每天1斤以上酒1升浓咖啡,生成世界最长罕见食管癌。昨日,记者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获悉,惠侨楼胸外科专家成功手术治愈了1例罕见的长度达18.3厘米巨块型食管癌患者。经教育部科技查新中心证实,该病例为目前报告的世界上最长的食管癌,手术历时近11个小时,术后效果比较理想,目前已基本恢复正常饮食,准备康复出院。

  音乐人每天饮酒咖啡

  食管癌导致无法进食

  昨日,记者在南方医院见到了患者罗先生。罗先生是位音乐人,53岁,嗜酒好浓咖啡,从25年前开始,每天1斤酒以上(白酒或洋酒),1升浓咖啡。2个月前,他仅是偶有进食后胸口哽噎、疼痛。不出1个月,罗先生只能靠吞咽汤水维持生命,并且开始出现饮水呛咳。随后他喉咙失声,来到医院检查。

  南方医院惠侨楼检查发现,罗先生患了世界罕见的巨型食管癌,门诊检查时消化道造影提示病变长度约17.9厘米,8天后复查已发展至18.3厘米。食管可分为咽食管段、颈食管段、胸食管段、腹食管段。患者身高1.66米,估算其食管全长约25厘米,胸食管段约20厘米。这段“腊肠型肿瘤”几乎占据了胸食管段的全长和整个食管的四分之三。

  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

  “不能手术绝不苟延残喘”

  食管肿瘤大于10厘米可归类为巨块型食管肿瘤,手术极其困难,西方发达国家也很少涉足,多半采取放疗和化疗等保守治疗,只能延续病人数月的生命。

  南方医院胸外科吴旭教授发现,罗先生的肿瘤巨大,呈圆柱体,直径已达5厘米,伴有多发淋巴结转移,但万幸的是没发现重要脏器转移。巨大的肿瘤压迫喉返神经,导致饮水呛咳,如果肿瘤进一步发展穿破了气管,可造成食管—气管瘘,大量唾液进入肺部,则可造成严重的肺部感染。如果肿瘤穿破了主动脉可当即毙命,病情已经拖不起了。

  吴旭专门为罗先生设计了创新的手术方案。罗先生表示,“与其痛苦地活着,不如痛快地离开;如果手术成功,还要大块吃肉,大口喝酒;如果不能手术,绝不苟延残喘”。

  11小时手术先腹后胸

  用手代替刀剥离肿瘤

  患者食管癌又粗又长,长满胸食管段,与周围支气管、主动脉等重要组织广泛粘连,几乎没有界限,可谓“癌王”。根据病情,罗先生需要在胸部、腹部和颈部做三次手术,分别剥离肿瘤。按照常规方法,一般是先胸部手术再处理腹部和颈部。可由于胸部手术复杂,一旦打开,可能伤及血管,如果效果不理想,只能缝合保守治疗。为此,吴旭教授量身订制了一种创新的手术方式,先腹部手术,切开胃部与食管的连接段,然后在食管断端缝3根丝线,塞入胸腔。再进入胸腔,以这3根丝线作为牵引,自下而上,剥除胸腔肿瘤。

  由于胸腔器官较多,肿瘤有可能粘连气管、主动脉等组织,一旦割破后果不堪设想。为此,吴旭教授及助手刘南波、张振中只能用手代替刀慢慢剥离肿瘤。“用手的感觉去分离肿瘤,分离肿瘤后再进一步处理”,吴旭说。手术持续10小时20分钟,顺利结束,术中没有输血。

  肠代替胃消化食物

  术后已可进食乳鸽

  医生帮罗先生切除了大部分食道,并提上了胃部连接,由于胃部只剩下一根血管,胃部活动刺激靠胃部神经,为了不影响食物消化,医生还特地设计了一个幽门成型设计,让罗先生的肠子代替胃部对食物进行消化。罗先生术后逐步战胜咳痰、气喘、高血糖等困难。术后第14天,已经可以吃香蕉,紧接着还尝到了玉米棒、油条、乳鸽和牛肉。

  食管癌诱因:

  辛辣 刺激 熏制 腌制 滚烫

  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癌肿,全世界每年约有30万人死于食管癌。我国是世界上食管癌高发地区之一,每年平均病死约15万人。罗先生嗜酒爱浓咖啡可能是导致罹患该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潮汕地区是广东的高发病区,医生透露,与当地偏爱热茶、热粥、腌菜有一定关系。部分人群偏爱辛辣、刺激、熏制、腌制、滚烫的食物,应注意节制,防止可能诱发食管癌。 记者王鹤 通讯员宁习源、吴剑鹏、张振中

【编辑:吴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