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为娄烦归还借粮叫好

2014年04月18日 15:58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0)

  解放军报日前报道了这样一则感人的事迹:4月12日,山西娄烦县人武部政委纪根有带领官兵,把3袋面粉、两袋大米、一桶油和2000元现金,悉数交到娄烦县择石村周区贵、周诚贵兄弟俩手中。年过半百的周氏兄弟激动得老泪纵横。72年前,他们的爷爷周模旦借给八路军358旅一担(100斤)粮食。周模旦去世的时候,家里人把老人的遗物连同借条全烧掉了。两年前,娄烦普查革命遗址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了当年的账簿,其中有借粮借物的记载。娄烦县人武部获悉此事后,边向上级报告边寻访,终于还上了这笔粮食。人武部的同志表示,这些借条上的钱物虽然不多,却见证了战争年代的军民鱼水情深,替先辈们把这份情还上,是他们应尽的责任。

  近年来,各地都有这种借条穿越历史烟云,来到现在的各机构负责人面前。比如,南方都市报2011年就曾经报道,江门市一位叫梁启超(与历史名人重名)的市民称其最近在修葺老屋时发现一张67年前的老借条,借条证明当时的抗日游击队从梁启超家借了8根金条、5000大洋,还有三十八石零七十斤大米。当地民政局称没有政策无法兑现,建议他将借条捐给国家。同年,南方日报也报道了博罗县曝出了一张60多年前东江游击队东山支队的一个中队长开出的借条,上面以直行繁体清楚明白地写着在一九四七年八月从黄观荣家里借走“七九步枪两条子弹贰百粒,手枪壹条,子弹五十粒,稻谷壹千多觔,生猪两条”。60多年来,黄家人一直将这张收据完好地保存着,他们曾经在1977年要求兑现,当年博罗县民政局给出的说法是:“这种情况战争年代很多,现在县里也没钱支付”;2009年,则被告知“双方当事人都已不在,只一个人做证不够”。时间走到2013年,都市快报报道,蓝田县葛牌镇大梨元村村民陈金安的家里也收藏着一张借条,当时的八路军游击队从陈家爷爷手里借了“法币壹佰万元,麻鞋伍拾双,布陆拾斤,棉花壹佰贰拾斤”。蓝田县有关方面表示要核算之后才能知道还多少钱。

  言而有信,好借好还。虽经72年,人已非,但物还是。国人的传统道德中,最为宝贵的便是“信”字。尤其是在当前社会,提倡信义、信用,娄烦县实在是为兄弟单位作出了表率。

【编辑:王硕】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