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羊城晚报:院长言论被误读难掩真问题

2014年04月22日 14:59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0)

  虽然官方回应称“将庭长学会做饭纳入考核”系媒体误读,但事实上真正误读此言论的,不是围观的公众与媒体,而是该院长治理之下的基层法院。

  类似的领导言论被“会错意”,或在层层下达的过程中被层层加码,导致初衷变异,其实并不鲜见。这种现象之所以流行,关键仍在于,领导的意志和言论在落实过程中,往往有着“一言九鼎”的效应,可以无条件地自动生成“条例”、“制度”。这也就能够解释,为何在常人看来都觉得是“玩笑”的做法,竟然可以在基层被煞有介事地当作重要工作来开展,却没有人提出异议,或是“异议”不能影响到“玩笑”成“真”。

  此事的复杂还在于,高院院长的此番言论,又不能同于一般性的行政权力之语,基于人们对司法公正的特殊期待,对之当有更为严苛的解读。一方面,强调基层法院要认真对待“吃”的问题,并无不妥。但庭长是否能公正司法、秉公廉洁,与吃好中午饭真有如此之大的关联吗?从现实看,如果将庭长的廉洁系于做好“吃喝”之上,未免不是对反腐与司法公正的肤浅之见。另一方面,在谈论司法的“去行政化”时,一般都习惯性指行政力量对于司法公正的干预,但此事所暴露的另一个隐患同样不可忽视,即上下级法官与法院之间的行政隶属关系。至少从这件事来看,我们看不到两者之间的监督与被监督关系,而是明显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层级隶属。由此可见,推进法院系统内部的“去行政化”同样任重道远。朱昌俊

【编辑:吴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