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黑龙江东方白鹳增至400多只 约占世界1/7

2014年05月19日 14:18 来源:生活报 参与互动(0)

  18日,由省林业厅等单位主办的黑龙江省第33届“爱鸟周”活动在绥化市政府广场拉开帷幕。本届爱鸟周以“保护野生动植物,建设鸟语花香的美丽龙江”为主题,现场通过展示鸟类标本、千人主题签名、鸟类主题绘画和鸟类知识竞赛等活动,进而提高公众保护鸟类的意识。记者在会上获悉,近年来,我省生态环境得到极大的恢复和改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呈现恢复性增长。

  目前,全省已建立各种类型自然保护区224处,总面积672万公顷,占我省国土面积的14.8%。经多年的保护,三江平原野生东方白鹳数量已由2000年的100余只增加到现在的400多只,约占世界的1/7。

  记者从省林业厅获悉,2014年3月下旬,科研人员对各保护区内的鸟类繁殖区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跟踪监测。鸟类的种类及种群数量与去年同比明显增加。尤其是国家级湿地公园,监测到水禽类的丹顶鹤7只,白头鹤5只,白枕鹤22只,大白鹭31只,海鸥500只,白鹅雁3000只。此外,水禽种类多达34种,种群数量在6000只以上,与去年同比增加30%以上。

  为了保护鸟类资源,我省有关部门、组织和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挽救和恢复野生动物资源,使鸟类数量逐年增加。据东北林大野生动物资源学院李晓民教授介绍,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自然环境,挽救濒危物种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据调查研究,截至2013年末,黑龙江省已建立了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224个,成为了黑龙江省濒危保护和种群恢复基地。

  “比如东方白鹳,10年前我省的繁殖量不到50只,现在通过人工招引,提供人工巢,黑龙江的繁殖量已经达到了150多只,翻了三倍。”李晓民教授介绍,一些濒危鸟类,特别是大型水鸟的种群恢复,由于栖息地比较少,最有效的方法是进行人工招引,给它们提供住宿和食物,这样才能吸引更多鸟类在此繁殖,起到保护作用。据了解,目前黑龙江省已经成为东方白鹳最大的繁殖地,同时中华秋沙鸭和鸳鸯的人工招引工作也获得了成功。(见习记者 纪秋韵)

【编辑:李欢】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