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长沙启动文化志愿服务基层行 文化义工成新时尚

2014年05月21日 10:33 来源:长沙晚报 参与互动(0)

  昨晚,“湖南省文化志愿服务基层行”暨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节目巡演在长沙县启动。在长沙,活跃着这样一群人:在博物馆、纪念馆,他们娓娓讲解、热情服务;在社区集镇,他们送来图书、电影、展览、讲座和文艺表演;在公园广场,他们领着一群大叔大妈翩翩起舞……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文化志愿者。他们以自己的专长和奉献精神撒播着知识和希望,将文化艺术与欢乐愉悦带给基层群众,成为基层文化建设的辅导员、宣传员、讲解员。

  当“文化义工”已成新时尚

  长沙简牍博物馆志愿者王茜已经有6年的志愿者“工龄”了,谈到志愿服务这些年的变化,她举了个很小的例子:“6年前我当志愿者的时候,跟观众说我是义务讲解员,观众会问我,你收钱吗?现在,有的观众看我戴着义务讲解员的标牌,会主动走过来问:你是讲解员吧,能给我们讲讲吗?”王茜眼中的这个小小变化,是长沙文化志愿者发展的一个缩影。老百姓对于文化志愿者的认可度逐渐提高,缘于这支队伍的蓬勃发展。

  近年来,长沙组织文化志愿者开展了大量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形成了一批不同类别、不同风格、特色鲜明的基层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品牌。如“传递书香 见证成长”图书馆志愿服务、“精彩生活 幸福使者”文化馆志愿服务、“共享历史 感受快乐”博物馆志愿服务、“文化惠民 为您服务”惠民工程志愿服务、“文化暖心 点亮生活”关爱特殊群体志愿服务、“欢乐节日 爱我中华”传统节日志愿服务等等。

  在长沙,文化志愿服务已经成为新时尚,这群志愿者被称为“文化义工”。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全市各级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等文化场馆里,会不时闪现文化义工们的身影,乐此不疲地在展厅里做着讲解、导览等服务工作。

  不仅在各级公共文化场馆,在城市广场、湘江风光带,在农村屋场、田坪隙地,同样活跃着一大批特殊的文化志愿者,他们是群众文艺团队。全市1200余支文艺志愿者团队常年活跃在大街小巷、田间地头,为群众送去30000余场文艺演出,被群众称为“永不落幕的舞台”。

  长沙还注重将“送文化”和“种文化”结合起来,以“文化配送”“文化点单”等多种形式,将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源源不断地送到群众身边。去年,全市文化志愿者送图书20万册、送戏660场、送电影22778场、送展览100场、送讲座1000场进村镇、社区、企业、校园和工地,极大地丰富了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

  集合在“雷锋号”的旗帜下

  近年来,长沙市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契机,将文化志愿者纳入基层公共文化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积极鼓励企事业单位、民办博物馆、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基地等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志愿服务,广泛吸纳具备文化艺术素养、热心提供公益服务的专家教授、文艺工作者、文化能人、大学生和群众文艺团队加入文化志愿服务,文化志愿服务队伍规模不断发展壮大。

  目前,全市建有1个文化志愿服务支队,15支文化志愿服务分队,20个文化志愿者服务示范点,文化志愿者注册会员达3万余人,参与各类文化活动的志愿者突破20万人。为进一步规范文化志愿者的招募和管理,去年,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专门制定出台了《长沙市“雷锋号”文化志愿者管理办法》和《长沙市“雷锋号”文化志愿者章程》。建立了志愿者活动登记制度、培训管理制度和绩效评价制度,明确了志愿者的招募条件、权利义务、激励措施和退出机制,并依托全市各级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围绕服务理念、服务技能、项目管理等内容,对文化志愿者展开了专题培训和集中轮训,提高了志愿者的服务质量和水平,文化志愿服务组织体系初步建立。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今年,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的《长沙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质提效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中提出:开展“雷锋号”文化志愿服务,设立“雷锋号”文化志愿服务点100个。市文广新局负责人表示,长沙将不断探索建立文化志愿服务发展长效机制,全市各地各有关单位将把文化志愿服务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总体规划,建立文化志愿服务组织,并为活动开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一批文化志愿服务先进集体、优秀文化志愿者和文化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将为长沙市民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服务。(通讯员 张涛 记者 田芳)

【编辑:刘艳】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