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乡村医生扎根山村25年 为1326人建立健康档案

2014年05月22日 09:35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张三坤为患者看病。谷立辉 摄

  出生于1966年、今年48岁的张三坤是仁化县黄坑镇小溪村卫生站的一名乡村医生。25年前,张三坤在日记本里写下了这样两句话:“一辈子在小溪村当赤脚医生,一辈子为小溪村的乡亲服务。”如今,张三坤仍信守着这一“承诺”。小溪村民心中有杆秤,在村民看来,张三坤是“最美的乡村医生”;在今年初小溪村“两委”换届中,张三坤再次当选为村委会副主任,她也是“最美的村官”。

  早在2011年,中共韶关市委卫生工作委员会就发出了《关于开展向张三坤同志学习的决定》,“学习她扎根山村,牢记宗旨,恪尽职守的坚定信念;学习她心系村民,视患者如亲人,自觉维护群众利益的高尚情怀;学习她乐善好施,真心助人,无私奉献的高贵品德;学习她不畏艰辛,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进取精神”。

  勤勉

  医生护士的活一个人全包

  今年5月中旬的一天上午,笔者走进小溪村卫生站。由于连日阴雨,村民患感冒的人数增多,卫生站里正有几位村民在打点滴。“她待人好,以前经常半夜出诊;没钱的还可以暂缓收。”今年60岁的麦婆婆说。还有一位村民因高血压觉得头晕,正等着张三坤开药,他说,开些“复方丹参片”,也就10多元钱,“她开药收费不高,我都很少去镇里或县里去看病”。村民口中的她,就是小溪村的乡村医生张三坤。接诊、量血压、开药,注射、输液、换药水,用张三坤自己的话说,医生、护士的活,她一个人全包了。

  接近中午,张三坤简单地拾掇了一下,背起药箱出门,步行去村子里的曾婆婆家出诊。曾婆婆今年80多岁,儿子不在身边,身体状况一直不稳定。张三坤进门后,先看看婆婆当天吃了什么,又问问她最近的身体情况,然后麻利地把墙边的粗木桌子搬到老人跟前,开始给她量血压。笔者了解到,像这样60岁以上的“留守”老人,全村有100多个,张三坤每个季度都要挨家挨户亲自上门给他们做免费体检,对有些情况特殊的,她会定期到老人家里面照顾。

  笔者看到,张三坤帮村民看病没有收诊金,出诊没有收出诊费,对此,张三坤坚持了整整25年。张三坤说:“能治好病,是合格的医生,能花最少的钱治好病,才是好医生。”据张三坤介绍,为了减轻村民的负担,她坚持开小药方,用普通药,开出的药卖给村民仅有微薄的利润,10多年下来,仅药品差价就减少了8万多元的收入。20多年来,张三坤已经为900多村民免费治病,共为40多人次垫付了3万多元。

  奉献

  “山雀”回乡做村里“120”

  小溪村属于乳源瑶族自治县的水库移民村,1300多位村民瑶汉杂居于此。1987年,经村里推荐,张三坤自费到韶关卫校读书,并在学校里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两年后,张三坤取得了医学专业毕业证和行医资格。而在毕业前,张三坤在日记本里写下了这样两句话:“一辈子在小溪村当赤脚医生,一辈子为小溪村的乡亲服务。”

  作为已经跳出“农门”飞出去的“山雀”,张三坤回乡之举让家人和亲朋好友不解。张三坤坦然地说:“是乡亲们的支持和厚爱,才有我的今天。我是党员,为了乡亲们的健康,我应该回来。”

  说来容易做起来难。但就是这25年以来,不管白天黑夜,无论刮风下雨,只要有人叫出诊,张三坤从不推辞,总是随叫随到,乡亲们都亲切地把张三坤称做村里的“120”。“我出诊最多的是一个晚上5次。”张三坤告诉笔者。那是2003年夏天的一个夜晚,先后有5个不同自然村的村民要求她出诊,有人来叫的还好办,因为有伴;但是来电话的,就只好由丈夫陪同前去。

  在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前,张三坤作为乡村医生,还是村里的“接生婆”,这更是要求随叫随到的活。20多年来,张三坤共为小溪村平安接生了400多个孩子,全部存活。

  尽责

  过期药品和医疗垃圾分类处理

  2009年,张三坤说服其丈夫,筹集10多万元,将一座旧平房改造成全县一流的村级卫生站,设置了正规的诊断室、治疗室和药房等。在药房,笔者注意到,标明“不合格区”的一个纸箱内,丢弃着今年3月份过期的“利巴韦林注射液”和“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在治疗室,注射后的针头、导管和药水瓶也被放置在纸箱内。张三坤告诉笔者,现在提倡乡村清洁美,过期药品需要焚烧处理,医疗垃圾则需要找地方填埋,她也希望上级卫生部门能帮助解决这一难题。

  早在1995年,为了摸清全村村民的健康状况,以便科学指导村民预防疾病,张三坤自发地为村民们建起了健康档案。她无论走到哪里,就调查到哪里,本子上密密麻麻记录着全村村民患高血压、糖尿病、结石病、精神病等患者的姓名、病症状况,并根据病人体质强弱、病情轻重、病程长短制订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在卫生站改造好后,张三坤又在配置的电脑上,花了近三个月的时间,挨家挨户把全村1326人的健康状况全部记录下来,逐一输入电脑。

  张三坤说:“有人说我傻,其实我心底的坦然是别人无法体会到的,因为我懂得快乐源于勤勉,幸福来自奉献。我只是一名平凡的乡村医生,虽然辛苦,所做的也很有限,但我觉得村民需要我,自己所做的很有价值。”(南方日报记者 谷立辉 通讯员 谭玉玲 郑玉江)

【编辑:杜雯雯】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