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读懂“颠覆性意见”背后的真味

2014年05月26日 13:21 来源: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昨天,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在中国科协年会上的一席话引发争议——“医疗对健康只起8%作用”。此言一出,众网友大哗,有人问“这数据是哪儿来的?”还有人反驳“难道得了肺炎也不去治”?(5月25日中青报)

  这句话不能断章取义地去理解,读完全文就会明白,韩启德并非在否定医疗的作用,而是旨在说明,人不能只把健康完全交给医生。“医疗对健康只起8%作用”,这句话的后半句是,“健康更多是由生活方式、生活条件、经费保障来决定的,我们应该有一个更好、更全面的看法”。

  韩启德所说的话,是针对这样一种现象:“在宗教强盛,科学幼弱的时代,人们把魔法信为医学,在科学强盛、宗教衰弱的今天,人们把医学误当作魔法”。这种描述或许有夸张的一面,但不得不承认,如今许多人对医学存在过高的期许,甚至认为不管得了什么病,到医院交了钱、看了专家门诊,就一定得给治好,如果治不好,就是医生没尽力。这种认识也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之一。

  “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这句传播甚广的名言,是美国一位名叫特鲁多的医生的墓志铭,也是他结合自己一生与疾病的斗争以及行医的经历,对临床医学的理解——医学是有局限性的。对此,韩启德在发言中用了一些数据,试图证明对于有些疾病,医疗干预的效果并不明显;另外,医疗干预在解决基本医疗问题时效果非常好,而如果用在临床晚期病人身上,花很多钱但疗效很差。从这一角度理解他的话,显然不是怂恿大家“得了肺炎也不去治”,而是建议一方面对医学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一方面,及早进行健康管理,别等到大病来袭才去求医问药。

  健康管理是20世纪50年代末在西方提出的概念,是指对个人或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调动个人及集体的积极性,帮助人从社会、心理、环境、营养、运动等多个角度得到全面的健康维护和保障服务,利用有限的资源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在发达国家,健康管理计划是健康医疗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并已证明能有效地降低个人的患病风险,同时降低医疗开支。

  在我国,健康管理的公众认知度还不高,相应的专业机构也未普及。虽然很相信“养生”,但多数国人对如何“养生”,却十分模糊,也因此,才会有张悟本之类“神医”大行其道。而且,为了达到“健康”的目的,我们对“食补”之外的因素也不够重视,所以年轻人加班成常态、生活不规律成常态,健身倒成了新鲜事。在这样的集体观念下,体育课也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导致青少年体质逐年下降。

  正如韩启德说,他所提供的只是“一家之言”。或许我们也不必太过纠结于“8%”这个数据是怎么来的,但他所提出的问题、揭示的现象,确实值得思考。(吴云青)

【编辑:李欢】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