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打车软件盛衰的哲学

2014年05月28日 15:53 来源:新民晚报 参与互动(0)

  一位用手机软件打车的朋友告诉我,他听到“嘀嘀”(现改名为“滴滴”)和“快的”取消乘客补贴的消息时,感觉跟看到股票账户里的盈利数字在缩小差不多。一开始每单补10-20元,后来减为3元,现在一毛钱也没了,到嘴边的肥肉说飞就飞了,感觉爽不到哪里去。到网上一看,果不其然,有人问“你还用打车软件吗?”有司机说日接单量只有原来两三成,有的乘客干脆“怒删”了之。

  “嘀嘀”和“快的”横空出世那会儿,为了抢市场咬牙“火拼”,广大出租车司机和乘客没少得便宜,据说有的司机钻规则漏洞,一天能多赚一两百。虽说“打车软件”培养了人们手机支付的习惯,也改变了传统的出租车预约调度模式,提高了出租车运营效率,但弊端也显而易见。司机频繁看手机带来安全隐患,“挑客”、“拒载”影响出租车市场秩序,岁数大的人不会用打车软件,只能看着空车从面前一溜烟过去,望车兴叹。

  现在乘客补贴没了,能不能改善秩序还得“以观后效”,但对于手机打车打惯了的人来说,难免有点失落。先苦后甜的滋味自然没得说,可要是先甜后苦,就没那么淡定了。老话说得好,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不带这么吊足胃口之后就突然“断供”的。看看网上有些乘客的幽怨,大有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补贴不打车”的意思。乘客的心理落差,就来自这种先补贴再取消的做法。

  作家刘墉讲过一个年终奖的故事:说有家公司盈利大幅下滑,马上要过年,往年年终奖最少加发两个月奖金,今年撑死只有一个月的奖金了,员工知道了不炸锅才怪。怎么办?先是公司突然传来小道消息——盈利不佳,年底裁员!顿时人人自危。忐忑数日后,总经理发话了,说公司虽然艰苦,但再怎么危险也不会裁员,只不过年终奖嘛,不可能发了。大家心里的石头落了地,不致卷铺盖的窃喜早压过了没有年终奖的失落,于是便做好了过个穷年的打算。眼看就要过年时,公司突然紧急开会——还是有年终奖,整整一个月,马上发!可以想象,这下子整个公司都沸腾了。钱不在多少,什么时候发、怎么发,效果有天壤之别。

  有些事情,过程逆过来,给人的感觉就会判若霄壤。要是“嘀嘀”和“快的”一开始谁都不补贴,先补贴司机,继而扩大到补贴乘客,然后逐步抬高补贴额,还会不会有人“怒删”呢?但现实是,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这场“烧钱大战”,一开始的目的就不是补贴用户,形成双赢局面,而是在用诱饵揽客户,钓到鱼之后,还怎么会继续喂饵呢?没有长远眼光,衰落是早晚的事。只是对乘客来说,心理落差实在是糟糕透了。别人的盛宴已过,大家还是站在街边,等待那一辆亮着“空车”牌子的出租车吧。(薛世君)

【编辑:刘彦领】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