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河南免费诊所关门 创始人称病好后一定继续

2014年06月05日 15:00 来源:郑州晚报 参与互动(0)

6月4日下午,关门落锁的“国平义务诊所”。 门头上的招牌已不见踪影,留下六个大字模糊的轮廓。

  6月4日下午,关门落锁的“国平义务诊所”。 门头上的招牌已不见踪影,留下六个大字模糊的轮廓。

  河南首家“免费诊所”悄然关门

  开业时就被问“能维持多久”

  “能运转一天,就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一天”

  创办人周国平当时的回答让人回味

  免费的东西都长不了?做公益事业如何才能可持续发展?

  2013年11月11日,纬五路与经一路口,被誉为河南首家免费诊所的“国平义务诊所”悄然开张。

  2014年6月,它悄悄关了门。

  它出了什么问题?

  开业时就面对“能维持多久”的问题

  今年3月5日,本报重点报道了“国平义务诊所”。

  之所以得到各方关注,用诊所创办人周国平的话说:“这个诊所是医改的一个很小的探索,免费诊所实现了医药分开,促进了分级医疗,缓解了紧张的医患关系,它的存在就有意义。在这里看病,医生免费开方,患者自行去药店买药;退休老专家提供‘义务诊断、就医咨询和简易康复治疗’;接受卫生部门和红会监管……”

  能维持多久?这个问题自诊所开业时就被不断提及。

  周国平曾告诉郑州晚报记者:“资金链会不会断,这个我真的无法保证,我只能说,只要诊所能运转一天,我就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一天。”

  昨日中午,网络上出现了《河南首家“免费诊所”运营数月后悄然关门》的消息:3日下午,诊所正在搬家。周国平的外甥苗先生称:大约一个月前,舅舅考虑到自己和其他几位坐诊老大夫的身体,无奈将“免费诊所”关了。

  记者拨打周国平的手机,停机。

  免费的东西都长不了?

  如今看来,“免费诊所”被事先不看好的人言中:“免费的东西都长不了。”

  昨天下午3点半,纬五路与经一路口的“国平义务诊所”关门落锁,门头上的招牌已不见踪影,留下六个大字模糊的轮廓。二楼窗户上,白底红字的一行大字“义诊为民 弘扬人道主义精神”还在。

  在诊所门前卖水果的崔女士说,这个诊所曾经非常红火,每天人来人往络绎不绝,中午还给来诊疗的患者、环卫工人、流浪乞讨者甚至附近医院陪病人的患者家属提供免费午餐。但大概一个月前,基本不接诊了,“最近几天诊所开始往外搬东西,看样子是不干了,昨天还有人搬桌椅板凳,今天门锁上了,听说这里看病是免费的,关了挺可惜的。”

  这处繁华的街道,并没有因“国平义务诊所”的消失改变多少,喧闹依旧。

  红十字会:诊所关停有两个主要原因

  “国平义务诊所”受卫生行政部门和郑州市红十字会的监管。周国平曾说:“我们的账目要经过市红十字会的审计,是公开的,符合条件的报销,不能报销的我自己出。除了那家爱心企业的赞助,目前社会上也有爱心人士的几百几千元一笔的捐款,我都上交给红会统一管理。”

  因周国平手机停机,记者联系到郑州市红十字会宣传部的负责人李祥新。

  李祥新说,他们接到不少媒体的采访要求,大家关心的都是一个问题:“免费诊所”为什么关门了?

  原因没有那么复杂,就是两个:

  一、义诊的老专家们身体受不了。诊所有9名固定志愿者:4名退休的护士和5名专家。其中,赵长水等3位老专家80多岁了,每天的病号太多,高峰时达200多人,虽然后来实施了限号(每天限100人),老专家们依然忙得不可开交,连喝水和上厕所的时间都腾不出来,先后病倒。特别是周国平,有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前段时间肾功能也出现问题,在郑大一附院住院治疗将近一个月,现在刚刚出院。在没有专家的情况下,志愿者们还坚持了一段时间给患者做常规检查,但无法诊断,只能停下来。

  二、诊所租用的场地房租太高。开办诊所,房租、装修、购置医疗设备花了近200万元,除去一家企业和红十字会支持的100多万元外,周国平的家人、朋友也资助了不少。压力最大并且持续性的开支还是房租。这个位置属于黄金地段,当初租的时候房租是60多万,房东还要继续涨房租。毕竟这是私人的房子,不能因为你租房做公益事业就给予减免。所以,红会和周国平商量后,决定放弃这里,寻找其他合适的场所,等到各方面条件具备后,再重新启动“免费诊所”。

  李祥新提供了周国平的新手机号,提醒记者,周国平正在恢复时期,如果采访,时间别太长。

  ■对话

  周国平:等我好了,“免费诊所”一定要继续

  昨日下午5点40分,记者打通了周国平的电话。

  郑州晚报:诊所关停是因为你和老专家们的身体原因吗?

  周国平:是的。我1993年就查出了糖尿病和高血压,2009年心脏里装了一个起搏器,最近两年肾功能又出现问题,并且逐步加重。我现在每天都要打胰岛素,最多的时候一天打三针。我是一个医生,也是一个病人。我这种情况是不适合长时间接诊的,但做“免费诊所”后,看到病人大老远来了,不忍心推出门外,而且看病是很累人的,看不好是要出医疗事故的,只能超负荷工作。我请的几个老专家也一样,赵长水大夫做过两次肝癌手术,大家都在坚持着。可是,我和几个老专家累病后,诊所没了主心骨,年轻的志愿者没人指挥,不能合理安排,并且他们也都有自己的事情,慢慢就坚持不下去了。既然我们的身体实在不允许,不能很好地为患者服务了,所以不如暂停。

  郑州晚报:外界推测诊所是“资金问题而导致经营困难”,有这方面的因素吗?

  周国平:房租确实很高,但钱不是诊所关停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我自己身体的情况,这次住院瘦了20多斤,力不从心。钱目前还是有的,在市红十字会的账上还有30多万元。但钱一定要花到刀刃上,等我身体养好了,计划寻找一个福利性的养老机构合作,对内给老人们义诊,也可以对外给患者义诊,把费用省下来用于可持续发展。我个人想挣钱很容易,有不少民营医院请我去做管理,在免费诊所运行的时候,也有民营医院想谈盈利性的合作,都被我拒绝了。爱心事业是不能掺杂功利因素的。“免费诊所”一定还会继续下去,可能会换个地方,换种形式,但一定要做得更好!

  ■讨论

  质疑、否定:关门很正常,不是他们能干的

  @健康传播庞红卫:一个常态社会中的理想国,破灭的有点早了点。

  @中原无双_:根本无须免费,不收高价就行了。特别是免费午餐,没必要。国人素质在那放着呢,去蹭吃的肯定不少。

  @王建群V:这本身就不是长久之计,关闭是早晚的,没有后续人才,单凭几个老人,势单力薄。而且免费提供午餐,在中国估计还没人的财力可以达到。

  @医路风雨行:关门很正常。不是他们能干的,不是他们应该干的。

  支持,肯定:这是一次勇敢的尝试

  @丿SX灬天乙:最起码这是一次勇敢的尝试,给了后人一些警示,我们该如何去做。

  @旅行魏视:免费医疗不是慈善。这是国家应该为公民提供的生命保障!我已经很敬仰这位医生以及他的同事。免费医疗需要国家重视!

  @二顺i:这种纯免费的义务永恒不了,要有一定的机制,不是说不可以收费,最少的成本费还是要有的,才能让爱心接力下去,毕竟我们还不是大同社会。

  @河南省民营企业社会责任促进中心:有多少人在做好人好事,其中不乏一些一心想要贡献社会,结果只能以失败收场。当这些事情见诸报端,被抛到公众的视野中来时,已然被定性成为失败案例。所到之处只能引来一阵唏嘘和感叹之声,别无其他。事实不该是这样的。记者 张翼飞 文/图

【编辑:吴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