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京津冀有望建立统一血液调剂平台 破解“血荒”难题

2014年06月15日 08:32 来源:中国广播网 参与互动(0)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昨天是第十一个“世界献血者日”,为鼓励更多的人无偿献血,提高人们对安全血液和血液制品需求的认识,宣传和促进全球血液安全规划的实施,世界卫生组织将2004年6月14日定为第一个世界献血者日。

  事实上,无偿献血观念提出十多年来,我国无偿献血人数增长了数百倍,但总体人口献血率不足、季节性供血缺口大 仍然威胁我国临床用血安全。虽然京津冀三地也都频频面临“血荒”,但一个统一高效的血液调剂制度或将稍稍缓解供需矛盾。

  国家卫计委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大陆人口献血率仅为9.4‰,距离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1%-3%”可满足本国临床用血需求的安全献血率还有一定距离。更重要的是,我国80%的无偿献血来自街头流动采血,在7、8月的酷暑季节和春节、寒假期间,多地都会遭遇到季节性用血紧张。河北省血液中心业务处处长常缨介绍,在以往遇到“血荒”时,他们也只能紧急求助。

  常缨:前几年,比如说2010年、2011年、2012年初期,A型这一个月献血的少。特别迫切的用血需求的时候,是通过卫生主管部门进行血站之间的调剂,但是调剂也是保证急救用血的调剂。

  不过他也坦言,“调血性”求助并不容易。

  常缨:往外省调的程序复杂一些,只要跨出省份,都要必须通过国家卫计委,还要临时性的临时报告、临时进行沟通调剂。

  而在北京,阶段性的供血紧张更加突出。北京市血液中心主任刘江介绍,2013年北京无偿献血量高达124吨,血液采集量居全国城市之首,但因为本地和外地患者就医数量较大,阶段性,结构性缺血仍然会每年出现。以目前来看,红细胞库存中,AB型血已显示库存不足。这种情况下,建立起信息通畅,稳定迅速的采供血统一调剂平台很有必要。

  刘江:血液调剂其实从国外来看都是一个普遍的事情,比如说我们国家台湾地区,他有六个血站都是由台湾血基金会统一垂直管理,他可能这个时间这个区域就出现一点缺,可能另个时间总体缺,或者是偏型。所以血液调剂是很必要的,但是我们现在还没有把这个形成制度来做,但是现在京津冀有这么一个机遇有一个大的框架合作,所以应该在这个时候在全国率先建立起这样一个血液调剂的机制。

  北京市卫计委副主任毛羽表示,京津冀合作机制更重要的作用将是促进地区技术水平、用血安全意识等方面达到统一。

  毛羽:采供血的一体化不完全是最后目的,最后是要临床的用血要达到科学合理。京津冀的合作我们也会把这个观点推广到整个区域。这样不同的血液制品用在不同治疗过程中会更有针对性,也有利于用血安全,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不过,即使建立了统一的调剂平台,我们也还有疑问,调查结果显示,在整个京津冀区域内,夏季和冬季都是传统的血液供需紧张时期,这也就意味着,各地的“血荒期“可能有所重合,调血机制能否在这个时期发挥作用?这种机制又是否适宜在全国范围内推开?

  北京市血液中心主任刘江表示,因为献血工作受到天气影响较大,确实会发生各地缺血期出现重合的可能,但如果将这个平台机制覆盖全区域所有地市,就可以一定程度上规避这种风险。

  刘江:各地的具体缺血情况还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北京,血库除了要保障本地病患,还有大量,基本50%以上是用于外地赴京患者身上,所以缺血的情况不一样,所以这个机制必须要涵盖这个京津冀区域内所有地市的血站,而不是只是北京、河北、天津三个站自己来做,这样一个基础上,我们就可以调剂区域用血安全。

  中国医院协会医疗法制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郑雪倩认为,作为解决阶段性用血紧张的重要应急措施,建立稳定有效的血液调剂平台值得推广。但考虑多种特殊的制约因素,更适宜以一定区域为单位进行建设,各地更应探索适用当地的“安全用血途径”。

  郑雪倩:一个是成本问题,你如果说从北京往广州调,那一袋血的成本有多少?另一个就是血液都是处于冷冻中,长途的运输能不能保证血液质量不会受到毁坏,所以这种情况下,这个只适用于一个区域内来建设,可以很快调到的区域,还是具有可行性的。(记者杜希萌)

【编辑:朱峰】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