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繁荣文化市场别忘培养观众

2014年06月17日 09:58 来源:兰州日报 参与互动(0)

  这两天网上最火的新闻除了世界杯就是关于《同一首歌》演出费高达800万元每场并大多由政府或国企埋单的事儿了。后者其实不是新闻,《同一首歌》停播多年,其实也与演出市场的萎缩有很大关系。如今,由禁奢令推及国内演出市场的进一步衰退,笔者理解,这其实跟当初八项规定出台后国内许多依靠公款吃喝的高档餐饮店倒闭有点类似。出现这样的苗头,其实是好事,这仅仅是阵痛。而这种痛,其实是在为治愈畸形的市场所做的准备而已。

  据报载,自中央提出严控公款消费以来,整个北京演出市场跌入谷底,政府包场和企业包场几乎都没有了,演出商就是要靠戏剧的质量和口碑把票一张张地卖出去,不少演出商知难而退,但也有一些真正质量过硬的演出脱颖而出,从孟京辉话剧《活着》,到百老汇经典剧目《极限震撼》,再到时常见诸报端的《妈妈咪呀》都是一票难求。演出市场正在经历的是一次洗牌,整个行业产生的危机会让一些质量不好的剧团剧目难以为继,而观众会更为慎重地选择那些口碑好的剧团剧目。

  这种两极化的趋势对于文化市场的繁荣,其实是一件好事。这意味着,文化与市场的结合,正在朝一种良性的发展轨迹迈进,也许这其中会有个别剧团的难以为继,但在这种大浪淘沙的市场化进程中,能够存活下来的,都是经得起观众、票房和时间检验的精品;而那些仅仅靠体制或者公款养起来却不热衷于创作的演出团体,最终只能被市场淘汰,这是大势所趋,也是“将一切由市场主导的事物回归市场管理”的要义之所在。

  为什么这么说?过去靠政府和公款消费的文化市场的繁荣,其实是一种虚假的繁荣。而在这种虚假繁荣的熏陶下,一些低质量的演出也能够很“惬意”地生存下去或者蒙骗观众。很多演出团队靠着与政府部门的铁关系,只是热衷于应付一场接一场的演出,而从不会思考后续靠什么发展。这种现象看似红火,实际上培养了文艺工作者的惰性和斩断了他们依靠市场生存的能力。而一旦与政府和公款供养脱节后,他们又靠什么生存下去呢?所以,文化市场的繁荣如同餐饮业的发展一样,是需要经营主体自己努力,来培养观众或消费者的。这个市场很大,蛋糕非常丰盛,但前提是你得想办法分到它,而不是靠公款或关系来占有它。

  因此,要想真正的演出市场的繁荣,就要扩大演出观看的人群,一方面通过更为有效的办法降低票价,实现真正的惠民;另一方面,演出团体必须学会在市场上生存的坚强技能,或者文艺创新,或者沉入基层,总之必须和观众、市场接地气,而不是仅仅与包场的政府或国企搞好关系。更重要的是,文艺的繁荣还要从孩子抓起,进行艺术教育和普及,让他们即便是将来不从事和艺术相关的工作,也具备艺术的素质,这是艺术的潜在市场。当艺术观众数量多起来了,文化市场各类剧目的质量自然也就随着观众的审美要求水涨船高了,未来即使没有政府的捧场,只要有观众,它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依然很可观。

【编辑:李欢】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