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善用“群众语言”做群众工作

2014年06月18日 15:51 来源:四川日报 参与互动(0)

  如何用好“群众语言”,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不少领导干部的重视。日前,用好“群众语言”进入了河南省政府办公厅的红头文件,这份《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意见》强调,“让群众听得懂、信得过”,重要政策法规出台后,各地、各部门要及时组织专家通过多种方式做好科学解读工作。由此联想到中国一句俗语,叫做“不是一家人,不说一家话”。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既然官民一家,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官员就要少些官腔、多些民调,少些官话、多些民语,少些官气、多些民风。话不投机半句多,这个机缘就在于说话的态度和立场。说话也是一门艺术,怎么说大有学问,说什么也颇有讲究,是否能说到百姓的心坎上,也是一门艺术。有的官员往往一句话就能拉近和老百姓的距离,有的官员则一张口就拒人于千里之外,还有的干部与百姓寒暄几句之后,就没有后话,甚至口舌结巴。

  群众语言是世上最好讲,也是最难讲的语言。说它好讲,因其简洁明快,通俗易懂;说它难讲,因其生动活泼,贴近实际。反思一些干部,从学校的“象牙塔”进入机关的办公室,缺少了基层工作经历这一环,就使得讲话、做文章都太过书生气。理论多,而实例少;形式工整,而内容空洞;仰望天空,而不见脚下;引经据典,却难接地气,如此,很难说准、说透、说到群众心坎里。

  习近平总书记以亲民之举赢得民心,以自信大气、从容淡定、沉着稳健、求真务实博得赞誉,为我们作出了表率。行动最有说服力。现在有的干部讲话,被群众戏称为“常说的老话多、正确的废话多、漂亮的空话多、严谨的套话多、违心的假话多”,其根源在于离实践太远、离群众太远。

  如何才能把话讲得言之有物、群众爱听呢?唯有在实践中、在和人民群众打交道的过程中增长阅历、锤炼党性、丰富素材,这样才能形成生动朴实、深入浅出、言近旨远又词约意丰的语言风格。(芳淇)

【编辑:刘彦领】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