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资源共享是解决健身场所稀缺的关键

2014年07月01日 14:16 来源:齐鲁晚报 参与互动(0)

  毛旭松

  好好的幸福五村篮球场最近似乎成了免费停车的好去处,车辆在休闲健身的人群中来来往往,存在着不小的安全隐患。原本供居民休闲的场所竟出现了人车共舞的危险局面,套句大家都熟悉的话,人民日益增长的健身娱乐的需求跟落后稀少的场所的矛盾是当前城市休闲的主要矛盾。

  楼层越来越高,单位面积承载了更多的居民,可休闲场所并没有明显增加。很多小区仅有楼下一点点面积供人休闲,时常看见孩子们在停泊的车辆间穿梭玩耍。如今,关于广场舞的争论甚嚣尘上,说白了,稀缺的健身环境成为广场舞扰民的根源,没有宽敞的场所,大爷大妈们只好因地制宜了。

  有人说了,小区场所寸土寸金,如何才能开发新的休闲场地呢?最为关键的是让闲置的场地活用起来,让需要锻炼的人找到地方。比如说,小区附近会有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的体育场地和设施,一般情况下,这些场地根本就不对外开放。上班上学时封闭,下班放学后是不是可以考虑对居民开放呢?不开放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对风险的顾虑,很多单位平时有门卫值班,配备好管理人员,加强对体育健身活动的日常管理是可以避免这些问题的。另外,街道办、社区居委会也要发挥带头作用,可以组建各个项目的健身俱乐部,时常组织健身活动,吸引辖区居民踊跃参与。只要开动脑筋,挖掘潜在资源,看似不可解的难题总有解决之道。

  我们不是缺体育场馆而是缺乏有效利用,有些时候建设体育场馆首要目标不是要满足居民的日常需求,而是要建成设施最先进、装修最漂亮的场所,结果场地远离居民区,成了中看不中用的花瓶。老百姓健身场地并不需要多么先进,只要能够达到健身的目的即可。在体育设施建设方面,希望政府部门能够少些面子工程,多些实际考量。

  总之,资源共享是解决健身场所稀少的关键,如何实现共享可以通过试点的方式推进,最终的目的是惠及民众,实现共赢。

【编辑:王硕】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