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新常态经济”需要“非常态作为”

2014年07月04日 10:52 来源:新华日报 参与互动(0)

  7月1日和3日,国家统计局先后发布了今年6月份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和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51%和55%的数据均显示,我国经济二季度走势趋稳的态势基本确立,制造业仍将延续平稳增长的势头。尽管如此,业界和专家均认为,7月高温多雨,属于传统市场和企业生产经营的淡季。受此影响,7月的PMI可能有所下降。从长远看,我国经济迈入危机之后“新常态”的趋势不会改变。

  产能过剩矛盾趋于突出、生产要素成本加快上升、财政金融风险增大、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各国贸易保护主义升温……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经济步入增速换挡、经济转型的“新常态”,这已越来越成为共识。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要从当前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因此,一旦经济增长放缓,增速由两位数降为个位数时,就有人觉得应该加大刺激力度,出台救市措施,加大政府投资规模。然而,理论和实践一再证明,过度的“强刺激”固然可以赢得经济增速一时的飘红,但过度依赖投资特别是政府投资的发展方式一则难以为继,二则容易放大供需失衡,催生新的产能过剩,让经济进入滞胀状态。面对“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就是要深刻认识经济增速换挡可能成为长期现象的趋势,调整心态,积极作为,避免盲动,科学施策。

  既然增速放缓是客观现实,那么,应对经济“新常态”,是不是就可以消极等待,什么也不做,静候危机过去,然后再徐图良策东山再起?

  显然不是。早在国际金融危机刚刚爆发时,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就讲了一个故事:北京团结湖上的鸭子一直和野鸭在一起,冬天野鸭飞走了,可北京鸭却没有任何动作,最后被冻住了。这个故事说明的是,当金融危机来临时,什么也不做,最终只会变成“温水里的青蛙”,该改变时不改变,等到形势不利时,已然失去了改变的机会。

  在“新常态”下,作为的方向不是走过去的老路,搞经济刺激,而是要把重点放在解决制约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上,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体系,构筑有利于经济转型升级的体制机制优势。换言之,“非常态作为”既要作为于优质的投资和项目,更要作为于无形的制度和改革,如游戏规则和市场环境等“软实力”。在构建加快发展的软实力上,该改就改,该快就快,不能慢条斯理,坐等观望。

  最近,省委主要领导在多个场合强调,在江苏转型发展的重要节点上,必须把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作为“关键一招”,“如果今天江苏在经济体制改革上慢了半步,那么明天的发展就会落下一大截”,这些论述指明了“新常态”下江苏应对的“非常态作为”。实现“非常态作为”,我们必须把精力放到全面深化改革特别是经济体制改革上,从制度创新、规则建设上抢先一步构筑江苏未来发展的新优势,为经济增长与转型注入强劲持久的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构建制度的优势往往费力费神,而见效却可能在数年之后,相反,搞一些“强刺激”,抓几个大项目,尽管可能滞缓转型,却能快速交出经济增速上升的“成绩单”。这就提示各地,在经济“新常态”下,一方面要优化干部考核的方向和重点,另一方面,领导干部自身也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理念,真正作出利在长远的“非常态作为”。(刘庆传)

【编辑:李欢】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