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郑州日报:个人隐私如何不被“一网打尽”

2014年07月22日 15:00 来源:郑州日报 参与互动(0)

  夏天到了,想去海边玩,可是没有好看的沙滩鞋,于是在淘宝上淘了一双。第二天,打开优酷网站看视频时,突然发现,在网页夹缝间漂着的框里出现了各种款式的沙滩鞋。无独有偶,在去凤凰网看新闻的时候又发现在网页侧边的栏里出现了沙滩鞋的图片。我顿时非常不快,被监视了吗,我想买什么你怎么会知道?紧随而来的则是更多的担忧,如果我浏览什么网页能被人知道,那么我输入的用户名、手机号那些信息也能被别人获取吗?

  前段时间,媒体曝光了网页能知你所想的原因,是一些公司通过给网站发送代码掌握海量的小量信息(cookie),它就像一张“网络身份证”,你的一切上网痕迹都被记录在案。小量信息可以在浏览器中设置权限禁止被追踪,也可以被删除。否则就有可能默认第三方获取信息,但很多人并不知其存在而任由别人抓取信息。曝光视频中,某公司人员称:“它就像一个蜘蛛网一样,不管你出现在什么地方,我都可以抓到你。”而在被问到被抓取信息的用户知不知情时,给出的答案是“默认”。事实上这种默认是利用了用户们的不知情。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搜集大量个人信息来获取商业利益,已成为一个事实。我们自己的信息甚至隐私几乎被一网打尽,但在这些信息被拿去进行精准营销、数据沉淀等等行为时,我们自己却不知道。很多时候我们的知情权“被默认”了。更有甚者,在自主选择安装一些第三方手机应用软件时,也常常会面临尴尬:为什么下载一个美化照片的软件,要求获取通话记录,为什么看个电子书还要知道我在哪儿?用户们授权吧,难受,不授权吧,软件用不了。

  个人信息泄露已经给不少人带来了烦恼,每天面临数不清的垃圾短信,挂不完的推销电话。如今,大数据一方面促生了营销蓝海,另一方面也加大了个人隐私泄露风险。对于用户来说,如何保障自己完整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保证数据不被滥用,仍前路不明。虽然国家目前已经实施的《信息安全技术公共及商用服务信息系统个人信息保护指南》中明确了处理个人信息要遵循用户知情自愿的原则,但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法仍然缺失,而国外已有相关的立法和案例。欧盟有法律明确规定,若用小量信息追踪用户的使用习惯,网站必须取得用户的“明确同意”。瑞典立法要求利用小量信息的网站必须说明其属性,并指导用户如何禁用小量信息。

  在“天罗地网”时代,如何让我们的隐私有路可逃?希望这个问题能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刘思佳

【编辑:吴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