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呵护好孝心的乡土气息

2014年07月31日 14:32 来源:山东商报 参与互动(0)

  武汉大学教师刘燕舞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农村老年人自杀的社会学研究》中,经过对11个省份40多个村庄的调查中发现,农村老人的自杀现象“已经严重到触目惊心的地步”。在一些农村地区,老人自杀在当地被视作正常、甚至合理的事。报道指出,病态自杀潮背后,更多的是经济高度分化后,老人成为了包袱和累赘。(7月30日《中国青年报》)

  针对自杀现象的田野调查,早已是社会学科的惯常论题。然而时至今日,此类研究所揭示的结论,依旧这般触目惊心。在广袤的农村,“老人自杀”俨然成了宿命式的结局。以各种理由,或自愿或被迫,太多老年人无比决绝地,终了了自己的生命……在彼时彼地,沉重的“自杀”,竟变得稀疏平常。

  农村老人的自杀,在当地不再被视作人间悲剧,而被看成是“合理选择”,这无疑是最悲哀的现实。乡土世界内,家庭伦理的崩塌,似乎远超人们的想象。很多时候,年轻一代们,心安理得放弃了“供养长辈”的责任。一直以来,那种由血缘所维系的命运共同体,而今几近瓦解。后辈们挣脱了人伦道义的束缚,完全变成了原子化的个体。这意味着,老人们被置于自生自灭的境地。

  按照惯常的理解,乡土世界本应更加温情脉脉,更加讲究尊老尽孝。只是,现实之不堪,几乎与“传统印象”有着天壤之别。事实上,普遍存在于农村地区的,逐渐功利化的生存观,已经足以让人困惑。顺着宏大叙事的轨迹,现代性和老龄化的冲击,被当成了这一切的罪魁祸首;而从微观层面剖析,年轻人的出走、社区纽带的断裂,农保低水平和低覆盖,又被看作“沉沦”的源头……换而言之,或许可以将之表述成:一些农村青年远走城市,城乡之间频繁的单向度人口流动,稀释了乡土世界原本的道德秉性。空窗期里,种种乱象都有了存活的土壤。

  一个传统的农业社会,绝不允许“子女放弃父母”之行径;一个现代的文明社会,也绝不会接受年轻人对老人不管不问。但在当下,在新旧转承的节点,农村老年人,还是不幸地沦为“弃民”。所谓时代的阵痛,固然有环境性的人的嬗变……遗憾在于,整个社会的福利体系、关怀服务,以及基层社区的结构设计,都未能对这种堕落做出预防!而这,也恰是重建现实的起点。(然玉)

【编辑:李欢】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