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河南旱区村民昼夜排队候山泉 称比吃油艰难

2014年08月05日 08:5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许昌8月5日电 题:河南旱区村民昼夜排队候山泉

  中新社记者 李贵刚 齐永

  “不分昼夜在这排队等候山泉水,两小时才能弄满一桶!”

  “中国粮仓”河南74余万人饱受“干渴”之苦。治水有功的大禹受封夏伯之地的河南禹州占了六分之一。

  烈日炙烤着禹州市苌庄乡棠梨山村,地处中国伏牛山余脉的该村饮水是“老大难”问题。

  所到之处,成片成片枯黄卷曲的玉米暴晒在骄阳之下,耸拉着脑袋显得毫无生机,鼓噪刺耳的阵阵蝉鸣声打破了小山村的宁静。此刻的棠梨山村民早已静静守候在山坡上一座枯井旁,周围摆放着大大小小40多个空水桶。

  “我活了这么大岁数,也没有遇到今年这么严重的旱情,农户家里吃水都成了问题,更别说浇地了。”75岁的村支书李学友介绍说,这口有着百年历史的古山泉井一直是全村的“水缸”。

  如今这口仅三四米深的古山泉井,成为了全村的救命水源。井底处有一处极小的水坑,水坑边放着几个水瓢和水桶。

  李学友说,“今年春节前就开始旱,半小时能刮满一桶水,特别是麦熟以后,两小时才能刮满一桶,大伙都白天黑夜地排队等,比吃油还要艰难。”

  在中新社记者采访的一个多小时里,只有一位村民下井刮到小半桶水。如果干旱持续,村民的等待时间将会越来越漫长。

  不过,村民们似乎早已习惯了漫长地等待与守候,没有人去争抢这极为缓慢的沁流山泉。

  连续三年的干旱让该村三年农作物几近绝收,青壮年迫不得已外出务工以此来挽回损失。村民李贯中说,村里几乎都是留守老人和儿童,下到井底刮水很不方便。

  为了节省来之不易的救命水,大多数村民都是“一水三用”,一位老妇说,“用洗脸的水去洗衣服,洗完衣服的水也舍不得倒掉,让给家里牲口喝。”

  针对上述干旱现象,当地官方称,目前正多方筹措资金,计划9月初帮助受旱的棠梨山村村民应急打井,缓解干渴之苦。

  禹州官方称,今年1月至7月,该市累计降水量为178毫米,是1957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为严重的旱情。两天前,该市启动了Ⅱ级抗旱应急响应举措。

  当地防汛抗旱部门一负责人称,目前,该市33座小型水库已有26座干涸或接近空库,农村近12万人因旱临时饮水困难。(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