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美白猪蹄”黑幕背后的真问题

2014年09月10日 16:21 来源:长沙晚报 参与互动(0)

  冷库出来的生猪蹄干瘪瘦小泛黄,为何到了市场上就变得又白又胖,白里透红?近日,新京报记者发现北京朝来万通农贸综合批发市场肉类大厅内,有很多摊点销售这样光鲜白嫩的猪蹄,有商贩称,这类猪蹄是加工点通过“药水”浸泡而来。记者将样品送交第三方机构检测发现,多个摊位的样品残留双氧水和工业火碱。中国农大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教授王世平称,火碱可使猪蹄吸水增重,而双氧水可漂白,两种化学物质均有强腐蚀性,食用可严重损害身体健康。(9月9日《新京报》)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当食品的“好容貌”不仅能招揽更多的客户,还可卖出更高的价格时,美容不再只是人的“专利”,也成为食品的“福利”。单是双氧水“美白法”,白里透红的猪蹄就绝非第一个“受益者”。从已曝光的食品加工黑幕来看,双氧水漂白的鸡爪、牛百叶、生肉,可说屡见不鲜,这让广大消费者深深担忧。

  的确,“不美白没人要”,消费者的“好色”与不识货,似乎一定程度上也是“美白猪蹄”上市的驱动力。但是,假如认为“美白猪蹄”泛滥纯粹缘于消费者的“以貌取蹄”,显然打错了板子。事实上,作为非专业人员,一般消费者所能获取的信息相当有限,缺乏专业的辨识能力,“以貌取食”多半属于无奈之举。可是,“美白猪蹄”的生产者不可能不知工业双氧水对于人体健康的严重危害,销售链条也不可能对这一潜规则毫不知情。因此,“美白猪蹄”大行其道,更多暴露的是商业诚信与伦理的失范。而好的商业伦理,并不会自发形成,需要有促其生长的土壤,这就离不开必要的外部监督与严格的司法监管。

  事实上,正如食品添加剂不能一棍子打死,食品美容的市场需求也是客观存在的。比如,香港食物安全中心对产业界提出要求,食品加工使用的双氧水必须达到“食用级”,使用分量不应超过能达到有关效果的分量,且须把残留在制成品的双氧水清除,并有严格的市场监测与监管。如此,“食品美容”中的违规行为不仅要面临巨大的风险,其所付代价也要远高于收益。如果我们也形成了如此严苛的市场监管,“美白猪蹄”即便有之,也绝不敢越过食品安全的界限。(  武 洁)

【编辑:刘彦领】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