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通讯:“舌尖上”的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

2014年09月18日 11:2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南宁9月18日电 题:"舌尖上"的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

  中新社记者 蒋雪林

  今年30岁的泰国美女Kritsana Ruxwong,在第11届中国—东盟博览会4号展馆卖力吆喝,“泰国冬阴功好吃,泰国郭林(KuoKling)很辣。”

  家住广西南宁市的崔女士经不住Kritsana Ruxwong的卖力推介,大口品尝泰国食品的美味。

  已连续11年在广西南宁市举办的中国—东盟博览会,悄然地改变着老百姓的生活。“大概是从2004年开始,在南宁的街头,可以每斤6至8元(人民币,下同)的价格,买到泰国的‘贵族水果’山竹。在这之前,山竹每斤要卖20多元一斤。”崔女士说。

  崔女士发现,十年来,南宁街头不仅东盟的水果越来越便宜,东盟风味的餐馆也慢慢多起来。

  来自泰国宋卡府的Kritsana Ruxwong也发现,十年前,她在宋卡买中国苹果,价格开始下降到5泰铢一个,而在这之前,宋卡所售的中国苹果要20泰铢一个。

  “这些变化与FTA有关,2004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早期收获计划实施,农产品关税下调,自贸区建设引起的双边关系变化,让老百姓最先品尝到了好处。”Kritsana Ruxwong说。

  自贸区的建设,在让百姓获益的同时,也让商家觅到了商机。易子豪是广西桂林市兴安县农民,几年前,他还在广西武鸣县谋生。2013年初,易子豪夫妇便开始在异国他乡闯荡。在熟人的帮忙下,易子豪于柬埔寨首都金边,开了一家只经营桂林米粉的店铺。

  开业一年多来,许多慕名而来的食客纷至沓来,已吸引了柬埔寨本地华人、华侨的关注。让易子豪欣慰的是,柬埔寨本地人士也喜欢上了桂林米粉。如今,他的店铺每天可以卖80碗米粉,他正在考虑开连锁店。

  十年来,新加坡大华银行中国区首席执行官连文辉不断在中国和东盟之间飞来飞去。他对中国和东盟双边贸易的变化感受最为深刻。他说,“就日常生活而言,最先感受到变化的还是吃。”长期在上海生活的连文辉,如今在上海街头,也经常可以吃到东盟国家的特色菜肴。

  有意思的是,9月17日下午,在第11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马来西亚首相对华特使黄家定在展馆里向中国民众推介马来西亚商品时,他首推的是“舌尖上的商品”—榴莲。他说:“榴莲是马来西亚的‘果王’,希望通过中国—东盟博览会,使更多的中国民众,能品尝到物美价廉的榴莲。”

  过去的十年,中国和东盟的双边经贸合作,从早期收获的农产品开始,目前已向全方位拓展,在交通、能源、文化等11个重点合作领域开展了务实合作。从2004年到2013年,双边贸易额从1059亿美元增加到4436亿美元,翻了两番多。每周有1000多架次的往来航班,每年有高达1800万人次的人员往来。

  由舌尖上开始的中国和东盟经贸合作,目前正在开启双边合作的“钻石十年”。中国和东盟正在开展自贸区升级版谈判。Kritsana Ruxwong说,希望双边的贸易门槛放得再低一些,以便让更多民众从中获益。(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