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海拟推广驾车培训"先学后付费" 按练车时间收费

2014年09月18日 15:32 来源:新民网 参与互动(0)

  据《新闻晨报》报道,“六安驾校上海办事处”究竟通过什么渠道帮上海学员拿到驾照?对其所为上海交通执法部门又该当如何处理?本报连续报道的这起异地驾校沪上招收学员事件,仍有诸多谜团待解。然而,截至昨天,“办事处”主要负责人沙教练依然失联,学员和交通执法部门多次寻找皆无果。

  此外,针对其背后折射的学车难问题,上海市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行业协会出来表态,上海已有部分驾校推出“先学后付”的学车模式,解决驾校学员积压难题。

  学员心焦:

  

  还能去六安驾考吗

  昨天,记者用多个电话号码试图联系沙教练,但其电话不是无人接听就是正在通话中,始终没有回应。记者也尝试给沙教练发短信,希望他能就已报名学员的安置、与六安皖通驾校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作些回应,但截至昨晚记者发稿,其始终未予回复。

  与此同时,交通执法部门也在焦急寻找沙教练。“我们还没有接到学员投诉,110也没有接到报警,按程序,仅凭现有证据,公安机关还不能介入调查。现阶段只有找到沙教练才能解开大家的疑问。”交通执法总队的工作人员说。

  除了我们,最想找到沙教练的还有那些已经交了学费的学员。他们有些刚考完科目一,有些只剩科目四没考了,这些学员迫切想知道的是“还能继续到六安参加驾照考试吗?如果不能考试,那他们的报名费能退回吗?”

  行业协会:

  

  去外地学车需办暂住证

  针对“六安驾校”事件,上海市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行业协会秘书长徐有龙表示,如果上海市民要到外地报名驾照考试,需要在当地办理暂住证,“也许外地驾校会帮你解决暂住证的问题,但实际上你并没有在当地暂住,办理暂住证这件事本身就是违规操作。”

  一位本地驾校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果正规的外地驾校在上海招生,需要学员到驾校所在地进行培训和考试,对于学员来说,考试成本反而增大了。“比如说你的户口在上海,报名一家苏州的驾校,可能报名费只要五六千,但你要办理一张苏州的暂住证,你还要支出来回苏州与上海的交通费用或住宿费,这样加起来,比报名上海的驾校肯定要贵。”

  而外地驾校在上海之所以有市场,是因为本地驾校学费高、学员积压多等客观情况存在。对此,徐有龙表示,主要是因为新的“机动车驾驶员考试大纲”加大了驾驶员考试的难度,驾校的培训项目也随之增加。“大纲”调整直接导致学员的学习时间延长,驾校的培训成本增加。“考试项目增多、难度加大后,学员的考试量和合格率都在下降,学员上不了车、排不上车的情况比较突出。”徐有龙说。

  据徐有龙透露,2012年上海共有教练车18000余辆,平均每辆教练车可以培训出36名考试合格学员。到了2013年,全市保有的教练车数量基本不变,但平均每辆教练车培训出的合格学员降低到20名。

  学员积压:

  

  将大力推广“先学后付”

  徐有龙透露,为了解决学员积压难题,除了此前驾校推的“计时培训”,更加成熟的“先学后付”的训练模式已经得到主管部门的行政审批,或将引发一场行业革命。

  “上海经过六七年时间的尝试,摸索出一种‘先学后付’的训练模式。学员报名之后不是一次性收费,而是按照实际练车时间,按小时来收费。”徐有龙向记者介绍,这种模式可以从根本上保障学员的利益,同时解决目前学员培训和考试等待时间的问题。

  “这种模式实现了‘1车1人’,1位学员对应1辆教练车。”徐有龙说。除此之外,学员还拥有“4大自主权”:自主选择培训教练,自主选择训练时间和时长,根据不同时段收费差异自主选择培训费用,达到规定学时后还可自主选择考试时间。

  据悉,目前上海已经有4家驾校在推行“先学后付”的模式,另外还有4家驾校已经向运管部门提出申请,最晚到明年年初,上海将有8家驾校提供“先学后付”的教学模式。

  记者了解,目前市场上“先学后付”模式的收费标准分为“平时”和“黄金时”两种,“平时”按每小时140元收费,“黄金时”按每小时180元收费。按“考试大纲”要求,上车训练时长需达到42小时,加上科目一理论考试费用,“先学后付”模式的学费平均也在8000元左右,跟传统驾校学费差不多。根据上海市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行业协会的统计,2013年“先学后付”模式下,一辆教练车可以培训出40名考试合格考生,增长幅度很大,驾校的经营成本也降低不少。

【编辑:叶攀】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