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北京首个碳排放交易抵消项目挂牌交易

2014年09月25日 09:24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昨日上午10时,位于太平桥大街的北京环境交易所大厅内,足有一面墙大小的显示屏上实时显示出顺义区碳汇造林一期项目的挂牌交易情况。作为本市第一个碳排放权交易抵消项目,它的正式启动意味着重点排放单位有了更多碳交易履约的方式。

  这一项目可挂牌交易的政策基础,是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日前联合发布的《北京市碳排放权抵消管理办法(试行)》。北京也由此成为国内首个发布碳排放权抵消管理办法的试点省市。

  “碳排放权抵消”听起来有些专业和陌生,实际上并不复杂。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碳市场管理部张昕研究员表示,在碳排放权交易中,重点排放企业都有配额,有配额盈余的单位可以将多余的配额拿到碳市场上进行出售,配额不足的单位则需要到碳市场进行采购。

  但是,碳交易配额并不是“想买随时就能买到”的产品,而且有时购买成本会较高。在设置“抵消机制”之后,除了购买碳交易配额之外,企业还有了更多的选择。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重点排放单位可使用的经审定的碳减排量包括核证自愿减排量、节能项目碳减排量、林业碳汇项目碳减排量,1吨二氧化碳当量的经审定的碳减排量,可抵消1吨二氧化碳排放量。

  这意味着,包括植树造林、企业实施节能改造降低能耗等多种方式所产生的减碳成果,可以变为“产品”放到碳交易平台上出售。对于出售方而言,这将使得种种节能低碳措施取得的成果可以量化变现,对于买入方来说,也可以抵消本单位一定比例的碳排放,用于完成碳交易履约。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产品”的数量均需要通过一整套专业流程进行核准。《管理办法》明确了可用于抵消碳减排量的项目类型和抵消比例;明确了核证自愿减排项目、节能项目、本市林业碳汇项目三类抵消项目碳减排量的计算方法、核证和签发的具体流程。

  以本市首个碳排放权交易抵消项目——顺义区碳汇造林一期项目为例,市发改委向该项目签发了经核证的可用于交易的1197吨二氧化碳当量的减排量。昨日上午11时,环境交易所显示屏上显示出的挂牌价格为每吨60元至61元不等。

  “抵消机制是指通过开发具有减排效益的项目获取抵消配额,允许重点排放单位使用抵消配额完成碳交易履约工作。”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抵消配额相当于碳排放配额,但只能在规定的范围内按照一定的比例使用。

  重点排放单位用于抵消的经审定的碳减排量不高于其当年核发碳排放配额量的5%。京外项目产生的核证自愿减排量不得超过其当年核发配额量的2.5%。优先使用河北省、天津市等与北京市签署应对气候变化、生态建设、大气污染治理等相关合作协议地区的核证自愿减排量。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本市还将在节能改造、造林碳汇等方面推进碳排放权抵消,一般排放单位进行节能改造所产生的碳减排量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也可在环交所交易。本市将积极争取成为全国的碳交易中心。

  新闻链接

  碳排放交易累计成交额突破亿元

  自2013年11月28日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开市交易以来,截至2014年9月22日,北京市碳市场共成交676笔,累计成交量约204.8万吨,累计成交额突破亿元。其中,线上公开交易共成交650笔,成交量97.6万吨,成交额5875.7万元,成交均价60.23元/吨;协议转让共成交26笔,成交量107.2万吨,成交额4254.4万元。在市场配额总量较少的情况下,市场累计成交量和成交额位居7个试点前列。北京市碳交易价格从开市初的50元/吨逐步波动式上涨,最高时达到80元/吨。价格波动始终处于合理区间,客观反映了市场供求关系总体稳定,供需基本平衡。

  另外,北京市建成了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填报系统、注册登记系统和电子交易平台系统。碳排放数据报送、第三方核查、排放配额核定与发放、配额交易和清算(履约)等五个环节的碳交易流程实现了一个履约期的闭环运行。根据排放单位上报的2009年-2012年碳排放报告,经第三方核查后,415家企业(单位)纳入2013年度重点排放单位,需履行强制减排责任,重点排放单位主动履约率达到97.1%。对未按规定履约的12家单位开展了碳交易执法。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首个履约期的实践表明,本市已初步建成了履约主体明确、规则清晰、监管到位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编辑:王硕】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