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湖南永州“夫妻车震”应促网络举报自省

2014年10月09日 11:36 来源:郑州晚报 参与互动(0)

  “夫妻车震”应促网络举报反思

  近日,湖南永州发生了一件很能勾起大众荷尔蒙的事:有网友在当地论坛曝光某学校副校长与一女子玩车震,还配了男子衣衫不整的照片。在大多数人那里,权力是一剂春药,尤其还“有图有真相”时,一个充满“道德败坏、勾引良家、权色交易”的大片,仿佛像真实的纪录片一样,在无穷的想象与围观中,迅速传播开来。直到官方组成的调查组给出剧本结局:那是人家两口子触景生情的水乳交融。一部貌似波谲云诡的悬疑反贪片,原来就是一部普通人情深意切的爱情片而已,这个乌龙摆大了。

  虽然在室外车震在不少人看来,多少有些不妥,但毕竟是在夜间自己的车中,还不是典型意义的公共场所,难说多么违背了公序良俗。可当事人的现场照片却被贴了出来,实实在在地被网络游街了一次。

  这一事件,令人想起12年前轰动一时的“夫妻看黄碟”事件。当时,是代表公权力的警察,深入私宅,侵犯人权。它引发了一场“公权与私权边界何在”的大讨论,深刻影响了社会的进程。今天,私权范围内的事,一旦再有公权不当或非法介入,势必会引发舆论强烈反弹。

  而现在,侵犯他人私权的,则换为个人,换为风靡多年的“网络举报”。

  12年前,警察最终道歉了,12年后,“网络举报”也到了应该自省的时刻。

  最近几年, 公民网络举报、曝光公职人员的不当言行乃至涉嫌违法犯罪的行为,在反腐鏖战里,立下了汗马功劳。只是,在反腐这一目的正确、目标宏大的旗幡下,万万不可忽视手段与方式的合法,要知道,魔鬼在细节中,多少罪恶正是在高大上的旗幡下翻云覆雨,多少悲剧也正是忽视了程序的正义而自饮苦酒。

  在进行了无数的公民反腐案例启蒙后,那些长传冲吊式的粗糙打法,应该逐步改进,引入先进的理念,包括曝光权与监督权如何相得益彰、弱者的武器与伤及无辜如何平衡、公民权利的使用和自我约束如何统一……厘清与规范它们的边界、关系,是法治升华和生根的必需。

  网络举报当然不需要像警察、检察官一样,将所有事情都查得清清楚楚才能动手。但网络举报,也要遵循信息发布的基本原则,不能全然不在乎信息的真实性,也不能全然不在乎举报是否会给他人带来不当的伤害。

  以曝光权与监督权的关系为例,一方面随着技术的发达使得曝光丑恶成为举手之劳,另一方面却是曝光常有刻意扭曲、随意滥用,结果是无辜被伤及、他人合法权益受损。

  这样的事情发生多了,不但伤害了无辜者,更伤害了网络举报本身。在可预料的数年内,这一形式肯定还将为中国继续肃清贪腐,但如这一形式本身公信力消损,会导致公民的监督权受到削弱。假使那个副校长真的有问题,这一次错误的乌龙,也会给他穿上“避弹衣”,人们难以再相信关于他的“流言飞语”了。

  在正义的目标下,曝光的手段、方式等过程也须“吃一堑长一智”,不仅要利用好法律、技术,更要善用。无法肯定的就绝不说肯定的话;无法确认真伪的就尽量不“以假乱真”;道听途说、捕风捉影的,更当谨言慎行。对假恶丑的鞭笞,最好的方式是有理有据,既要行使公民正当的权利,也要尊重他人的权利、明白权利的边界,做到精确打击而不伤及无辜。

  弱者的武器与伤及无辜、权利使用和自我约束,这都是民众从臣民、草民走向法治公民的必修课,不因占据道德和舆论高地而无所克制的使用权利,懂得守界、节制、不伤害他人权利,公民越是善用法治的原则理念行使权利,越容易通过个体努力将越界的权力赶回去。

  12年前,国人在一场声势浩大的讨论中,明白了一个道理,并且从此深入人心:公权有边界,不能随意侵入私权领域。12年过去了,我们理应更加成熟,升华公民私权意识:不仅公权力不能随意侵入私权领域,私人也要尊重其他公民私权的边界。相信一个以法治、理性为基础的权利时代,更容易驯服权力,将权力关进笼子,也更能让每个人的权利得到保障。 (马九器)

【编辑:高辰】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