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南水北调动迁河南淅川40万人 老者称不能渴北京(图)

2014年10月13日 04:20 来源:京华时报 参与互动(0)

河南淅川县16.5万人因南水北调移民

1970年,何兆胜一家人在荆门合影,中排左二为何兆胜。

河南淅川县16.5万人因南水北调移民

2011年6月26日,何兆胜在三女儿的陪伴下漫步在搬迁现场。

河南淅川县16.5万人因南水北调移民

2011年6月27日下午,何兆胜(中)抵达新居后和家人的合影。

  故土难离,建国后的淅川历史其实是一部移民史。

  淅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区,也是工程主要淹没区和移民安置区,更是河南唯一的移民迁出县。淅川移民搬迁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历时半个世纪,先后动迁40万人,是中国水利移民第一县。淅川人为了一江清水向北流,舍弃了家园,只为“北京渴!南水北调”。

  开栏语

  千里迢迢,不舍昼夜,南水即将进京。为此,今天起,本报将陆续刊发系列报道—《共饮一江水·瞩目南水北调》。系列报道将从不同视角回望作为国家战略的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中的点点滴滴,还原无数普通但不平凡的人在这一重大历史进程中的生活变迁,感受进京南水中汩汩流淌的拼搏、奉献与牺牲精神。

  饮水思源。为了保障这一世纪工程由梦想走进现实,几代人前赴后继,舍弃自我,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以想象的困难。当南水即将到达北京的时候,我们有理由纪念那些为之付出努力甚至家园的人们。回望,是为了记起;共饮一江水,我们无比珍惜。今天,我们推出系列报道第一期,体会一位淅川汉子在南水进京中的生命轨迹,他让我们感受到的,除了珍惜,还是珍惜。

  修水库移民高原刨生活

  建国后的淅川历史其实是一部移民史。

  1958年,丹江口大坝开工,淹没了淅川1座县城、14个集镇,最为富饶的丹阳、顺阳、板桥三川平原28.5万亩耕地淹没殆尽。

  1959年,淅川首批2万多移民支边青海;1966年至1968年,淅川7万多移民迁往湖北;上世纪70年代,随着丹江水位的不断升高,淅川再次移民……这次南水北调,淅川需要再次移民16.5万人。

  何兆胜见证了这几十年的移民史。从1959年到2011年,在长达50多年的时间里,因丹江口水库的修建,何兆胜在移民搬迁的路上,辗转三省四地,从血气方刚到白发苍苍,最终长眠异乡。

  1958年,丹江口水库开始修建。随后,淅川县从3万多报名者中选出2.2万多名青年男女,到安置点支援边疆建设。23岁的何兆胜带着新娘子,坐着闷罐车,离开了故乡。

  一下车,满腔热情的年轻人全愣住了:四面光秃秃的黑石山,不见树、不见草、不见人。寒风呜呜地吹,空荡荡的土坯房里只有冰凉的土炕……

  在这里,高寒缺氧、气候多变,甚至得个感冒就可能丢掉性命。高原荒田上,何兆胜一锹一镐地刨生活。他和同伴们拉着木犁,不分昼夜地在坚硬的土地上犁出一垄垄地。高原反应、繁重的体力劳动,和长期的营养不良,使昔日壮小伙变成皮包骨头。

  无法适应高原环境,何兆胜一家老小,沿着铁路回到了老家何家庄。

  漂泊一生未等到通水日

  1962年初,丹江口工程暂停。肥沃的土地露出来,何兆胜满心欢喜,以为从此可以在这里安居乐业。

  两年后,丹江口一期工程复工,淅川县开始向湖北荆门、钟祥两地移民6万多人。何兆胜一家7口,再次启程,迁往荆门十里铺的新家—“柴”编织的“统建房”。按每个移民半间房的标准,一家人和其他四家混住在一起。

  柴做的房子,春天能发芽,夏天漏雨,水要齐着床,伸手能拿到漂着的鞋。夏天蚊虫猖狂,多热也得架火用烟熏。

  不能融入当地生活,何兆胜一家再次回到淅川,当时他们呆住了—老家何家庄已长眠于水底。一行人只得沿江去上游拓荒。

  没有地耕,没有饭吃,没有房住,移民们被纳入政府管理,成了沿江村人。他们在荒地上种红薯为生,蒸红薯煮红薯炒红薯炸红薯……后来何兆胜患上严重的胃酸病,再也不吃红薯。慢慢地他们砍竹子做筏子打鱼,卖了鱼把竹筏换成渔船打更多的鱼来卖,再后来,他们烧砖盖房。孩子们相继成家,生活总算安稳下来。

  可是2005年,丹江口大坝加高。蓄水水位提高后,将淹没何兆胜的房子。淅川要再次移民16.5万人,何兆胜又要移民。

  2011年6月25日,沿江村开始搬迁。临行前,75岁的何兆胜一语不发,不停地摸着带不走的土狗。房前屋后,一圈一圈地转。

  当车队缓缓启动时,他打开车窗,深情地望着那片熟悉的水域和用血泪浸泡过的土地,沉重地举起双手,却久久无法挥动……

  搬迁车队过丹江,跨黄河,老人怔怔地望着老家的方向,跟儿女缓缓地说:“还是怪想老家。”

  这一次新家条件特别好,北京的记者去采访,老人上来就打听:北京啥时候通水?

  一句话把记者说哭了:从23岁到75岁,老人一辈子飘零,只为了通水这一天!

  老人在新村过了一个春节,没有等到今年正式通水,在2012年深秋的一天离世了。

  搬家因为北京渴要调水

  何兆胜的背后,是从1959年至今淅川县的40万人大迁移。

  他们亲手扒掉自己盖起来的房子,锯倒院子里的老树,卖掉一手养大的牛羊,放了相伴左右的老黄狗,蹲在残垣断壁前吃下最后一顿晚饭,清晨在祖宗的坟前长跪不起,泣不成声,但最终,拉着小儿,搀着老娘,带着对老家的无限眷恋踏上搬迁之路。

  有人忍不住跪倒在地、放声痛哭:在中国的版图上,再也没有了这些行政区划;在这块土地上,再也见不到炊烟袅袅的村庄,感受不到你来我往、熙熙攘攘的生活气象。

  就要启程了,一位老太太带领儿孙们跪在祖坟前:爹啊娘啊,我都八十二了,这么大还要搬到千里远的地方,心里真不得劲啊!恐怕以后再也没机会给你们送纸钱了……但当有人问淅川县盛湾镇姚营村91岁的老人:“大爷,知道为什么让您搬家吗?”老人回答:“北京渴!南水北调!”

  再问:“您愿意搬吗?”

  “咱总不能渴北京人吧。”老人说。

  渴,一个令人心疼的字眼。

【编辑:陈海峰】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