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人霾之战注定持久且艰难

2014年10月13日 16:29 来源:新民晚报 参与互动(0)

  今年的雾霾比以往来得更早一些,和过去一样,雾霾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网络上出现不少有关雾霾的段子。随着这种极端天气的常态化,它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人们竞相传播有关雾霾危害的常识。在雾霾面前,官方猝不及防,普通民众也毫无招架之力,人霾之战注定持久且艰难。

  有几个细节值得注意,一个是APEC会议,这个会议往年都有放假的惯例,而今年放假的消息披露后,一度就被视为雾霾带来的“福利”。APEC躺着中枪,类似的尴尬还发生在鸟巢球场,巴西和阿根廷足球友谊赛赛前,梅西对北京天气的不适感也作为比赛花边受到舆论关注。这些细节表明,出现在北京的雾霾天气,让首都备受困扰。

  雾霾的影响客观存在,从治理效果上看,由于城市的定位和窗口效应,治理雾霾难免会追求短期的目标实现。比如,北京周边城市,近来推出了一些应急性措施,一度就被舆论视为服务北京,通过牺牲周边来保证北京的空气质量。无独有偶,这些政府在推出这些政策时,往往也会提醒民众不要从政治角度解读,认为它们并非出于服务首都的目的。且不追究客观事实,从这样的表态不难看出,目前各地对于治理雾霾的认识趋于理性,力求摆脱形式化、短视化的治理策略。

  治理雾霾之难,非常人所能想象,邢台因退出全国74个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倒数第一奔走相告,不惜通过挂横幅的方式来喝彩,外界虽多有揶揄,但也能体会当地的不易。

  对于雾霾问题的复杂性,各种分析文章可谓汗牛充栋,一种常见的说法是,当前极端天气肆虐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关系紧密,只有通过经济转型,才能从源头上治理雾霾。须知目前的经济结构不仅已成惯性,也构筑了一个利益体系。南方周末有篇题为《彻底拿下雾霾,经济会降几个点?》的文章,其中提到一些学者的观点,认为治理雾霾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经济增速,尽管文章还援引了对立的观点,即高资源消耗的经济模式并非可持续,但显然,起码从短期看,治理雾霾对经济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而这正是各地治理行动积极性欠缺的一大关键。

  最近有媒体报道提到,基层多位环保局长“大倒苦水”,他们认为在当前环保机制下难以根治雾霾,因为造成雾霾的污染源“环保局长”根本管不了。随着雾霾天气的常态化,人们对它的认识也更加理性,调侃来得轻松且容易,但雾霾注定不只是一个环境问题,它带来压力恐怕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消化。 何小手

【编辑:叶攀】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