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遇事找人”为什么如此风行

2014年11月25日 13:46 来源:燕赵晚报 参与互动(0)

  “一事当前,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找找人’。而利用潜规则达到目的后,这些人不但不以破坏规则为耻,反而以有关系为荣。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些人遵循的是‘丛林法则’,奉行‘强者’为王,通过牺牲‘弱者’利益来获取个体生存的最大利益。”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教授王宝治在谈到“遇事找人”这一潜规则时说,这一潜规则带来的负面示范效应很大,以至于很多人不知不觉中已将其当成“明规则”,反而将老实做人、遵守规矩当成“没本事”。(11月24日《河北日报》)

  “遇事找人”确实成了一种社会歪风,伤害了明规则的公信力,弱化了全社会的规则意识,拉低了社会诚信的底线,亵渎了社会公平,向社会注入了很大的负能量。从表面来看,“遇事找人”的始作俑者是形形色色的找人者,由于找人者不敬畏规则,缺乏诚信意识,由于找人者图谋不公平的利益,由于找人者钻了明规则的空子,给明规则的运行施加了很大压力,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架空了明规则。实际上,找人者的错误并不是根源性的错误。

  很多人之所以遇事找人,有两种主要的外因。其一,一些单位的服务不到位,管理不规范、不科学、有漏洞,办事效率很低,服务质量很差,如果人们到这些单位办事时不找人,很可能不知道事咋办、跑很多冤枉路,甚至根本就办不成事,如果找了人,则大都能把事情顺利办好,还很可能不正常地顺利,两相比照之下,如果认识熟人,谁不找人呢?其二,一些单位尤其是政府部门的权力运行不透明,关键岗位、关键人员的权力过于集中,行使权力的自由裁量空间很大,随意性和弹性很强,而相关的监督又不到位,一些人员很容易在行使权力时进行不规范、不公平、不合理的暗箱操作,一旦有人来找,行使权力的人本身又坚持不住原则,就会碍于人情和关系,或受到某种利益的驱使,让找人者得到超法治、超公平的利益。既然一些权力后门隐隐地敞开着,且走后门的诱惑很多,谁不想试着走走后门呢?

  显然,我们要扭转“遇事找人”的风气,应该从外因入手,在各单位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服务机制,堵塞服务漏洞,提升服务效率,确保服务质量和服务公平;加快权力清单建设,推进权力的公开透明运行,压缩权力的自由裁量空间,屏蔽权力运行的暗箱操作空间和寻租空间,让权力难以玩猫腻、钻空子。同时,加强对行使权力人员的教育,严惩徇私舞弊开后门者,让他们承担高风险,付出必要代价,从而使行使权力人员不想不敢开后门、玩猫腻。如此,人们找人和不找人一个样,“遇事找人”的风气就会失去市场,人们就会逐渐失去“遇事找人”的冲动。 □李英锋(河北滦南)

【编辑:叶攀】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