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公众的信息辨别力从何而来

2014年11月26日 12:05 来源:济南日报 参与互动(0)

  在网络传播的“快时代”,我们每天都会遭遇海量资讯,很多人往往来不及甄别就快速反应,贴标签、下结论。当事情最终呈现不同结果时,却一哄而散,很少有人反思:为什么我们频频被虚假信息侵袭?如何让理性思考而不是情绪带着我们走?

  辨别信息真伪考验人们理性

  包丽敏在《中国青年报》刊文说,时下有一类电视节目挺招人喜爱,就是邀请专家讲解怎样鉴别各种伪劣产品。比如,就在我写这篇评论时,一位专家就在北京电视台某频道上,在一堆瓶瓶罐罐旁边,告诉观众怎么鉴别好酱油和劣质酱油。

  有一种东西,不像这些日用产品一样看得见摸得着,却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无法割离,那就是从不同的媒介、渠道涌进我们生活的各种信息。在媒介愈发多样、日渐发达的当下,信息就像货架上的商品一样琳琅满目,却也时常混入各种劣质货甚至假冒货。伪劣酱油影响我们的生活品质,或许还有害健康,虚假信息则影响我们的判断,往往有害一个社会的公共生活质量。看看我们的舆论空间,在那些优质信息中间混入的各种伪劣信息无时不在考验我们的理性:似是而非的论断、经不起逻辑推敲的观点、不露声色的植入、巧妙的公关、夸张的言语、恶意的攻击、刻意的误导、煽情的表达、狡猾的诡辩、指鹿为马式的混淆、未经查实的传言……当然,还有或者赤裸裸、或者遮遮掩掩的谎言。

  有些信息发布的背后隐藏着各种政治、经济、社会的利益团体正当或不正当的目的和诉求,有时甚至是操纵之手。在一个利益多元、人人都应拥有正当言说权利的社会,如何甄别、判断、接收、利用媒介传播的信息,是现代公民不可缺少的素养;而在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越来越多的人从受者变为传播者的新媒体时代,这种理性的甄别判断能力变得尤为重要。

  信息公开可提高公众辨别能力

  陶春在《北京日报》刊文说,推进政务公开、信息公开是建设服务型政府、阳光型政府的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信息化社会的明智之举。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迅猛发展要求社会更加开放和多元,信息在全球依靠网络快速流动,政府变得更加公开和透明。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政府话语权在社会实际运行中影响很大,但在网络社会中影响就未必会大。因为网络社会中的话语权不按政府级别定高低,只有掌握真相的话语权,才可以占领制高点,主导网络社会。所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的制度化建设,必须使领导干部从观念上认识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带来的深刻变革,接纳信息化,确立信息公开的理念。推行信息公开制度,必须改变权力运行的方式,使权力运行受到人民的监督,使政府的职权、程序、办事结果、办事过程、时限、监督方式等均为人民所周知,这样可以避免出现暗箱操作等现象,可以提高权力决策和运行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

  一百年前,广泛的公众参与是极其困难的和高成本的。一百年后的今天,在信息化条件下,公众参与变得既便捷又容易。政府信息公开使得公众获得知情权,为公民提供足够的信息量,反而能够安定民心,排斥虚假信息对公民判断的不利影响,提高公众对信息的辨别能力。

  竞争性舆论具有纠错功能

  去年底,北京街头一名老外驾车撞人,然而事情的起初竟是被冠以“老外街头扶摔倒大妈遭讹1800元”的噱头,并迅速蹿升到舆论的热度榜。类似闹剧在中国大陆重复上演,暴露了在社会剧烈转型、社会矛盾激烈碰撞的当下,人心根深蒂固的一种偏执:与其说他们相信真相,莫如说他们更相信自己的判断,或者说一种价值判断。当自媒体借助于某些噱头成为“煽情主义”的策源地时,人们内心深藏的集体无意识的粗暴和盲动,就可能怂恿那些具有同质心理意识的人群陷入被“煽情主义”绑架的情绪中。但这一事件真相还原的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样本价值值得我们乐观。

  刘远举在《环球时报》刊文说,不难想见,如果没有微博这类公开而迅速的媒体平台,这则新闻在有意识的引导下,在放大部分事实的操作下,很容易顺着逆向种族主义的思维去发挥、扩散,也容易被用于引导、集聚起国内的民族主义。在整个事件之初,从各种网络上对“摔倒大妈”错误的“声讨”声音中,我们已经能看出这种新闻舆论的发展态势。不过,幸运的是,在一个公开的、竞争性的社会舆论中,当事实迅速全方位呈现的时候,即便争论仍然存在,社会情绪却完全无法偏执而情绪化地发酵下去,更不受原有信息量的束缚而不断自我扩容。可以说,微博的好处就是,永远有更多的细节补充,而细节的不断补充会影响舆论风向的转变,尤其是催生理性思考的出现。实际上,正是因为有了开放而迅速的新闻平台,多家媒体通过竞争与合作,共同、迅速地完成了一个纠错过程。

  可以说,在这个过程中,即便是媒体在逐步的抽丝剥茧中产生各种各样的罗生门叙述,呈现出来在事实上的相互对立,也不能算坏事。它们的出现证明事件本身存在疑点,令舆论逐渐静下心来等待真相,而不是随意倾泻偏执情绪。结果,不管是“自己瞧不起自己”的逆向种族主义,还是“帝国主义欺负中国人”引起的同仇敌忾的民族主义情绪,注定都没有生存的土壤。

  随着部分市场化媒体的出现,随着自媒体的出现,媒体的深度与广度上的扩展,这些因素都导致了媒体不可能做到完全正确,会在新闻事件报道上出现“罗生门”甚至大逆转。这些事件将使百姓对媒体不再偏听偏信,转而寻求全面可相互印证的报道,进而锻炼独立辨别、思考能力。从更大层面上看,对于整个社会来说,这是一件好事。

  媒体要成为纷乱信息的过滤器

  祝华新在《中国青年报》刊文说,去年国庆节,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很多媒体的法人微博都发了这样一条消息:11万群众冒雨观摩升旗仪式,留下5吨垃圾。有人据此批评我们的游客甚至中国人的国民素质差。也有人提出不同观点,他们算了一下(可惜算错了),用11万人÷5吨垃圾,得出每个人带了44斤垃圾,据此质疑:11万人看升国旗,难道每个人扛了一袋约50斤的大米去的吗?两类观点都广为转发,却很少有人看完全部新闻,并做认真换算。可见,面对网络流行议题,记者一定不能人云亦云,要多一些冷静的思考。

  比如要求开放异地高考,允许非户籍人口参加本地小升初和中考,在道义上绝对是正确的。反对异地高考,在道义上是错误的。但是还要考虑客观可行性。在北京、上海的常住人口中,非户籍人口已经占到三分之一以上。如果现在立即开放异地高考和非户籍人口参加小升初和中考,两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即使翻一番,也不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所以,改革既要有紧迫感,又要有“过程意识”。

  互联网让信息源多样化,也杂音化。在价值判断上,记者要还原社会真实的意见构成,而不要做道德判官。大众麦克风时代,记者的立身之本,是客观+均衡(观点均衡)。不要与网友比直抒胸臆、快意恩仇(容易变成好勇斗狠);不要与网络“意见领袖”比指点江山(容易变成信口开河)。

  多元的舆论场上,传统媒体仍然扮演专业队的角色。与人人皆可发微博、140字流弹满天飞的局面相比,传统媒体更适合深入挖掘事件真相,作出精准判断。

  记者要保持冷静的头脑,不能跟着感觉走,这容易导致放大网上对社会的负面认知,激化民众和政府之间的对立情绪。今天,一些网民很像韩国电视剧里面的“疯狂女友”,把政府当成了这样的男朋友:一,你怎么都不管我;二,谁要你管我;三,你给我个解释;四,我不要解释,我不听我不听,你说的都是骗人的;五,看看人家的男朋友。希望老百姓理解政府治国理政的难处,更希望政府体谅民生的艰难和老百姓个人维权的不易,多一些人情味和担当。

  不要把大V帖文等同于网络民意。在一些知识界热门议题之外,还有一个草根民意的辽阔底盘,广大普通网友更关心的还是教育、就业、养老、医疗、住房等民生问题;也不要把网络民意等同于全体国民的意志。在互联网上经常就公共事务发言的,只是十分之一的国民,农村的“386199部队”(妇女、儿童、老人)压根儿上不了网,高收入阶层,司局级以上领导干部很少在网上发言。

  在互联网信息真伪难辨、网民情绪经常剑走偏锋的情况下,新闻媒体不能成为网络帖文的印刷版。我们要对网络信息去伪存真,为网民情绪扶正抑偏。在传统媒体时代,我们发稿比较谨慎,有严格的审稿流程和职业自律;现在有时候媒体的法人微博发声非常不谨慎,只要抓住一个吸引眼球的事立即去转发。这会付出媒体公信力的代价。媒体不能根据网络热点,用鼠标写新闻,必须经过实地采访,至少也得给各当事方打个电话了解情况,这样才能保证信息来源的可靠。

  媒体是新闻事件到达公众舆论的关键节点,可以成为网络纷乱信息的过滤器,网民浮躁心态的压舱石。

【编辑:和星晨】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