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媒体评村民占路晒粮:从马路晒粮看转型发展思维

2014年12月01日 13:11 来源:海南日报 参与互动(0)

  “新药方”从哪里来,又如何见效?既需要以更大的勇气更多的智慧解放思想,还需要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的真抓实干

  据本报报道,近日,在我省一些地方,当地村民晾晒的稻谷占据了一半路面,部分村民还不顾过往车辆,在现场整理稻谷。

  马路晒粮,不仅危及过往驾驶员的行车安全,也给村民的自身安全埋下隐患,同时,所晒稻谷也易受汽车尾气废液的污染,危害颇多。而且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占用道路从事非交通活动”等规定,如果因晒粮引发交通事故,晒粮者还需要承担民事责任甚至刑事责任。但是为何这一问题在一些地区屡禁不止?想来,既与一些村民“就晒一会儿,没啥大事儿”“人啥我啥,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有关,亦与一些基层普法宣传下不了田、执法力度打得了折、法治建设需要“扶贫”有关。

  要想去民之“贫”,便要知民之“贫”。需要看到,马路晒粮既非我省独有,也不是近年来才出现的新问题,而是一些村民在生产需求上的“无奈之举”——随着粮食的高产,即便有村民建有平顶房,也已难满足晒粮的场地和时间需要,而旧时的晒场,也往往被挪作他用。而且还需看到,随着经济社会的日益发展,城镇化建设的逐步推进,类似的老问题,如燃烧秸秆等,仍会因农民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等,在一定时期内与马路晒粮“夫唱妇随”。同时,一些新问题,如部分农民进城后在阳台养鸡鸭、在绿化带种菜等,也开始冒头,与老问题叠加发难。

  老毛病没改,新病毒又生。如何防治这些与和谐社会格格不入、与百姓期待亦不相符的问题?不仅需要我们在执法监管上,杜绝普法执法的盲区,常跑田间地头看看,常到背街小巷转转,发现苗头及时管,发现问题重拳查,把法治落实在“同一起跑线”上。同时,更需要我们换思维谋发展。毕竟,“洗脚上岸”“换脑筋进城”不仅是村民的事情,也承载着社会的关切。而且,也“只有首先‘摆脱’了我们头脑中的‘贫困’,才能使我们所主管的区域‘摆脱贫困’”。

  以马路晒粮和绿化带种菜等现实窘迫为例。在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同时,一些地方已经开始尝试通过政府之手和市场之手的共为,为农户把脉开方,帮群众抓药解忧。如浙江诸暨就通过专项资金扶持种粮大户购置烘干机,让村民不再为收割遇雨、晒粮没地而发愁;上海市闵行区也对居民在不影响邻居、不影响小区整体环境、不占用公共绿地的情况下,利用庭院、阳台种植瓜菜开了绿灯。

  “新药方”不来,“老毛病”难去。其实,之于我省而言,这些年也已在不少项目上,进行了启动新思维、适应新常态的积极尝试。如为了解决传统烟熏烘烤槟榔的扰民增污,我省就不仅由财政部门安排了相关资金,在万宁、定安、屯昌等地,开展了新建槟榔烘干设备建设补贴扶持,助推槟榔烘干技术绿色改进,还发动企业利用自身技术和资源优势,展开反哺,协助槟榔加工户新建环保绿色烘干炉,实现了槟榔烘烤由“黑”转“绿”的生产转型。

  “新药方”从哪里来,又如何见效?既需要以更大的勇气更多的智慧解放思想,还需要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的真抓实干。 郑彤

【编辑:孙静波】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