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一年开千余次会议:被糟蹋的岂止时间

2014年12月17日 09:24 来源:西安晚报 参与互动(0)

  15日晚,中央纪委专题片播出。中央纪委首次以专题片的形式公开披露大量“四风”细节。专题片披露的信息显示,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吴顺江因不堪忍受会议频度过高,让人统计全年的会议数量。据统计,该厅一年召开会议数量达1068个,意味着平均每天就要召开或参加3个会议,而与此形成对比的是,该单位编制人员不过125名。(12月16日《北京青年报》)

  编制人员不过125名,每年开会居然高达1068个,用所谓的文山会海形容绝不夸张!时间都去哪里了?如果精力都在开会上,还有没有时间工作?

  有些会议除了浪费时间,还糟蹋国税,无论大会还是小会,每开一次显然都需要不小的开支。有例为证:日前,广州市审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12年被调查单位召开发生会议费支出的会议4325个,会议费支出合计7035.14万元,人均会议费支出最高为6.50万元。“人均会议费支出6.5万元”,分外刺眼,令人心痛。如此之多的会议,如此之高的开支,究竟带来多少价值?

  其实,一些所谓的会议压根就不该开。根据广州审计局的调查,有些单位在风景名胜区召开会议,这究竟是开会呢,还是以开会名义游山玩水?或者干脆说游山玩水是主要目的,在游玩的同时捎带开个会?除此之外,会议乱象还体现在,虚高会议费支出总额,会议费报销凭证中缺乏会议召开的相关证明材料、会议酒水领用手续不完备、会议费支出超过日人均定额标准等等。而这背后暴露出的实质性问题是,会议费支出缺乏预算约束、未严格执行会议费管理制度、会议费归集核算不准确、未能按精简、节俭原则举办会议等。

  如此种种,难怪会议费被称为继“三公”之后的第“四公”。上海财经大学教授蒋洪认为,“三公”消费越盯越紧,一些招待经费就被作为会议费掩盖起来,“不能把会议变成一个‘筐’,什么都往里装”。如此说来,一些所谓的会议已经涉嫌腐败,或者以开会之名,大兴腐败之实。

  实际上,为精简会议,改进会风,提高会议效率和质量,节约会议经费开支,我们并不缺少制度设计。比如,去年9月,财政部、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制定了《中央和国家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对会议分类和审批,会议费开支范围、标准和报销支付,会议费公示和年度报告制度,以及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等等,都有明确规定,不可谓不严格而细致,但一些地方似乎并未落实。

  据报道,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全国已压缩会议58.6万个。这是不小的成绩,但仍有很多会议需要压缩。

  身为一厅之长,吴顺江难忍会议频度过高,而有的普通参会人员更是抱怨,“上班没干啥,一直忙开会,大会接小会,神经快崩溃”,这说明开会确实不得人心。既然如此,不妨落实中央规定,精简会议!当然,千万别开会落实。 ■王石川

【编辑:孙静波】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