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专家:政府对大规模人流聚集要有“如临大敌”意识

2015年01月03日 14:46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0)

  踩踏事件发生后,大批民警、武警在外滩附近执勤

   “作为公共安全领域的一名研究人员,我对此次上海发生的惨剧非常痛心。”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副研究员陈涛昨天对记者说。他提醒说,政府对大规模群众聚集一定要有“如临大敌”的心态,需科学制定管控方案。

  数人头+视频监控

  “对比上海外滩出事当晚的情况和美国时代广场同期的照片发现,时代广场同样聚集了大量人群,但是广场及附近街道都有严格的分区隔离。”广东省公安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美国的分区隔离措施是每隔百米即将人群限值分开,中间留有缓冲区。一个区域被占满后,警方才开放下一个区域,直到所有区域填满人群。而跨年夜当晚,上海外滩没有施行同类措施。

  陈涛介绍,佛山元宵节“行通济”是珠三角地区最具特色和影响力的节庆活动之一,元宵节当晚,有几十万人齐集通济桥前。“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针对佛山的‘行通济’活动做过专门的人群流量与应急方面的研究。”陈涛说,在大规模人流安全监测防控方面,实际上有很多有效的防控措施、监测预警技术可以采用。

  “针对重点公共场所,可以采取人群数量和人群密度的监测技术。一是人员计数技术,”陈涛说,“简单一点,就是数人头,对进入某一区域的人员数量进行统计,从而获得对于重点区域人员总体数量,基于此对总体风险程度有一个判断,启动限流、疏导等流量控制措施;二是智能视频监控技术,目前很多场所都安装有摄像头,可以对图像中的人群密度进行识别和评估,甚至可以对异常人群行为进行识别。”

  多大的人流必须管控?

  “从思想上,政府对大规模人群聚集要有‘如临大敌’的意识。对于区域人流控制要有专门的应对措施,必要时设立现场指挥部统一指挥,部署足够警力、安全人员并统一协调区域限流措施。”陈涛告诉记者,每年大规模人群聚集活动的类型不一样,警方一定要尽量避免举行容易引起疯抢、过激行为的商家活动。

  据介绍,国外大量研究显示,当行人空间值接近0.28平方米/人,即人群密度为3.6人/平方米时,人群就容易出现危险。目前国内对公共空间有多大人员密度就必须进行管控还没有统一的指标。广东省公安部门有关负责人援引一项研究数据指出,室外公共场所达到0.75平方米/人时,即必须启动应急预案。实际上,当公共空间中行人空间值接近0.47平方米/人时,人群会变得非常拥挤,接近堵塞。因此国内有专家建议:公共场所高强度客流正常集散的安全性人均占有空间指标,应大于0.47平方米/人。即1平方米站了2个人,即必须开始管控。不过在实际运用中,国内城市管理还很少用到这个数据。

  专家认为广场上除了留够用于人流聚集、排队的空间外,还应保留缓冲空间。当高密度聚集人流中发生意外事故时,缓冲空间可作为紧急疏散通道。缓冲空间的面积预留建议根据广场访客的人流量、疏散时间要求、访客行为特征、平均步行速度来确定。

  2010年,虽然有超过7000万人次参观上海世博园,但由于管控人员重视,进行分区管理,每个区人流按蛇形排队,因此世博园中人均占有面积很大,同时还有大片空地可以缓冲,虽然入园人数多,但并未发生公共安全事故。记者杨辉

【编辑:何敏】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