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倒奶事件”凸显分散经营之痛

2015年01月12日 15:33 来源:深圳特区报  参与互动()

  从去年底开始,北京、山东、河北、内蒙古等地陆续传出有人倒奶卖牛的消息。到了今年年初,这种消息愈演愈烈,连并非畜牧大省的江苏、广东,也出现了倒奶卖牛甚至杀牛的现象。中国奶业每隔几年就出现的这种现象,固然有经济周期波动的因素所致,但根源还在于分散经营的小农经济模式难以为继。

  从表面上来看,此次倒奶事件是因为供需失衡所引发的。在国际市场上,全球原奶价格从2014年3月开始下跌,至今跌幅超过了30%。国内的牛奶市场也是价格连续下跌,据统计,去年最后两周全国主要生鲜乳产区的平均价格为每公斤3.81元,较年初下跌9%,创下14个月来的最低位。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进口乳制品的数量却出现了快速上升的势头。2014年上半年,中国进口奶粉同比增长75%,进口额同比增长155.73%,创进口数量和进口额新高。

  这就表明,国内奶业市场的需求不足,更多的是指对国产奶的需求不足。国产奶之所以无法吸引更多消费者的眼球,首当其冲的就是国内消费者的信心不足。这其中,除了因为三鹿奶粉事件留下的质量差的阴影外,在价格上,一些进口奶也要低于国产奶。这就意味着,国产奶的传统优势似乎已经荡然无存。目前在国内牛奶销售榜的榜单上,销售量排名前五名中的前四名都是国外品牌。进口乳品已经占据了国内整体乳品消费量的三分之一。

  国产奶在国外乳业巨头的进攻下节节败退,究其原因,还在于我国奶业的生产经营模式集中度不够,分散经营的现象仍大量存在。目前我国奶粉行业前十家企业的市场集中度只有70%,而发达国家一般达到近90%。国内一些大型乳企提出不再接受每天产量3吨以下的奶站的奶,按一头奶牛平均每天产奶20公斤计,也就意味着150头以下的奶站都面临被淘汰。从此次“倒奶事件”来看,发生倒奶卖牛甚至杀牛的主要是奶牛养殖“散户”。这种“散户”经营的模式不但难以保证牛奶质量,也由于信息不灵、风险承受能力弱,因而最容易成为市场波动的受害者。

  事实上,这种粗放经营的模式在国内其他行业也普遍存在。在经济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的背景下,面对外企咄咄逼人的进攻态势,国内奶企想要在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加快从粗放型、分散化向集约型、规模化的生产经营模式转变。否则,“小舢板”就难以对抗“航空母舰”的冲击和挑战,国内奶农被迫倒奶的悲剧还将继续上演。■ 南丰

【编辑:孙静波】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