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让科研人员把精力用到正地方

2015年01月23日 16:34 来源:深圳特区报  参与互动()

  只有接好地气,近距离地接触舆情民意,才能破除官僚主义带来的距离感和隔阂感

  时下,各类评审活动多,时间分散,部分科研人员长年疲于参加评审或被评审……针对广大科研人员普遍反映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工作中存在突出问题、严重影响科研教学活动的情况,自2013年9月以来,中组部、中宣部等11个部门联合北京市对“三评”进行项目精简、环节减少和机制完善,取得积极成效。

  在理想的图景里,科研人员应将主要精力用于项目研究之上;只不过,在坚硬现实的挤压下,科研人员在“三评”工作中耗时费力,苦不堪言。相关部门尊重和回应科研人员的利益诉求,大力精简“三评”,打破“条块分割”框框,消解“九龙治水”式多头管理,既提高了行政效率,也减轻了科研人员的负担。事实上,按照“减少项目、合并归类、简化程序、改进方法”的工作原则,“三评”项目的评审环节进一步减少,减轻了科研人员的评审压力,评审项目流程更加规范,切实做到了“减负增效”。

  不论是减少政府主导的评审工作,还是转变工作方式,推进专业化机构承接相关工作,精简“三评”的背后,是服务理念的转变、价值排序的更新和人文关怀的重振——只有接好地气,近距离地接触舆情民意,才能破除官僚主义带来的距离感和隔阂感,才能增强公共决策的社会基础,在良性互动中收获信任和认同,真正成为科研人员的贴心人。

  汉代政论家王充曾说,“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科研人员在日常生活中到底有哪些现实困难?科研工作到底存在着哪些短板和不足?“三评”工作如何实现有效治理?只有倾听科研人员心声,回应他们的利益诉求,扩大社会治理的“民间视角”,公共政策才会减少失误和偏差,更有“准头”。换言之,简化“三评”作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切实做到了便民、利民。

  在社会转型期,鼓励公众参与,让献计献策取代抱怨对抗,有助于推动民众与政府在互动中分担责任。只有事先深入了解实际情况、充分吸纳公众意见,尊重老百姓的利益诉求,以制度渠道容纳公众的“七嘴八舌”,才能促进社会治理的制度创新,改善和优化公共服务。简化“三评”如此,其他亦然。■ 杨朝清

【编辑:孙静波】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