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湖南政协委员建言保护传承地方戏 破解人才断代危机

2015年01月27日 14:2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长沙1月27日电 (记者 邓霞)“我们这一代还能挺着,但下一代怎么办,谁来传承传统文化?”作为湖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南戏曲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独具特色的文化符号和象征。正在此间举行的湖南省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文艺界别政协委员集体建言,加大对传统地方剧种的保护与传承力度,帮助“十九和弦”走出困境。

  作为戏曲大省,湖南共有19个剧种,包括历史悠久的湘剧、昆曲、祁剧、汉剧等八大地方剧种及花鼓戏、阳戏、侗戏等小戏剧种,被誉为“十九和弦”。

  “剧团演职员中有一句自嘲的话,叫做‘房屋不如生产队,设备不如宣传队,服装不如腰鼓队,待遇不如打工妹’。”湖南省政协委员、省湘剧院院长王阳娟说,这话虽然有些过,但反映出剧团和精品剧节目投入太少的现实问题。今年,她起草了一份《关于加大我省地方剧种保护与传承力度的建议》的提案,作为文艺界别的集体提案递交湖南省两会。

  在王阳娟看来,剧种的衰落、演出场所逐年减少、表演团体艺术人员的青黄不接、剧团演出设备和条件低劣等地方戏曲共同面临的难题,很难靠自身努力解决,需要政府加大对地方剧种艺术表演团体、艺术创作的投入力度。

  王阳娟说,纵观湖南现有剧团,哪个剧团都缺演员,尤其是好演员。究其原因,待遇太低应为一个很主要因素。“我省有个剧团在大专院校设立了一毕业生招聘点,学生们一问工资待遇,均都摇头而去,几天招聘无一结果。”

  唱了30多年花鼓戏的政协委员邢险峰也指出,剧团留不住人,尤其是留不住青年演员和创作人才,使得越来越多的剧团难以支撑、剧种频临灭绝。“上世纪50年代末,我国有地方戏曲剧种368个,上世纪80年代还有317个,到了2005年,现存剧种仅剩267个。”

  面对人才紧缺的窘境,湖南省政协委员、省昆剧团团长罗艳建议,通过减免学费,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学习戏曲。“在戏曲等一些频临灭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上,实行免费培养人才的政策。”

  王阳娟还建议,加大对湖南公共演出场所的建设和管理力度,改善地方戏剧演出的硬件条件。“在长沙及周边城市有计划地、有规模地兴修几座文艺演出设施,且在建成后予以保护和管理,防止公益性的文化设施因追求经济效益而被蚕食。”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