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公车拍卖不应远离市场价值

2015年01月28日 10:50 来源:郑州晚报  参与互动()

  1月26日,98辆国家和中央机关公车在北京新发地汽车市场起槌拍卖,500位“任性”竞拍者,把一场原本预计寡淡的公车拍卖,搞得风生水起,满座皆惊。最终全场98辆车全部拍出,共成交786.6万元,高出总起拍价格344万,溢价率高达78%。有现场拍卖者表示:“都是领导坐过的车,以后商务应酬还是很有面子。”

  (1月27日《第一财经日报》)

  忽而是“白菜价”,忽而又是“任性拍”,公车拍卖呈现出的这种冰火两重天的局面让很多人不懂。在我看来,以往公车拍卖过程中出现的“白菜价”成交,本身就不正常,像什么“一辆普桑600元”、“一辆奔驰2.4万元”,这样的公车拍卖价传出后,只会引来网友的羡慕嫉妒恨,引发铺天盖地的质疑。事实也证明,在以往的公车拍卖过程中确实存在信息不公开,操作不透明,监督不到位等一系列问题,这样不仅会导致国有资产流失,也挫伤社会公平和公正。

  这次首批中央和国家机关公车拍卖,之所以无一辆车流拍,没有“白菜价”成交,很大的原因就是此次拍卖比以往历次公车拍卖级别都要高,公众的关注程度自然也高,加上各大媒体从一开始就纷纷发布消息,拍卖现场长枪短炮镜头聚焦,这样就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以前公车拍卖存在的那些问题。

  毋庸置疑,相比以往的公车拍卖,此次中央和国家机关公车拍卖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但是从拍卖现场传来的一些消息也表明,整个拍卖过程中,还有一些非理性的因素,比如一些竞拍者对“领导坐过的车”情有独钟,这种“沾官气”的心态要不得,毕竟车辆只是代步的工具,公车拍卖又不是艺术品拍卖,如果因为是领导坐过的车就都抢着拍,都想买过来坐在屁股底下过过官瘾,长长面子,不仅暴露出自己的粗俗,还可能导致今后的公车拍卖变味,这肯定是公众不愿意看到的场面。

  公车拍卖不要“白菜价”,也不要“漫天叫价”,只希望每次拍卖都在一个公平和公正的环境下进行,每一辆成交的车辆都与其市场价值对应,这样就好。

  □于静

【编辑:孙静波】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