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尘肺病患者维权路:医药费是个无底洞 索赔艰辛

2015年04月05日 08:35 来源:工人日报  参与互动()

一名患二期尘肺病的农民工,他已经洗肺成功。本报记者 杨登峰 摄

  编 者 按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去年全国煤炭产量为38.7亿吨,占全世界的一半。2013年,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比67.5%,即便是这样的比例,也已经是历史最低值。

  根据中国煤矿尘肺病防治基金会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尘肺病报告人数已超72万人,其中62%集中在煤炭行业这一高发区,超过44万人。记者在成都市华西第四医院职业病专科,探访尘肺病农民工患者,记录下他们的故事。

  对于尘肺病农民工而言,他们经历的痛苦远不只是病痛。我们对他们最好的尊重和保护,就是让他们免于尘肺之痛,不仅仅只是给病者以救治,更要加强相应措施,严治粉尘超标,抓好劳动保护,从源头上根治尘肺病。

  “我们6个都是从云南赶过来,十几年前的工友,如今却成了病友。”在成都市华西第四医院第二综合楼四楼的一间病房,记者见到了今年41岁的邓远柱,还有他的弟弟邓远学。

  根据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的调研显示,我国多数煤矿井下粉尘浓度都严重超标,在1983年~2008年,煤尘最高浓度范围198~3420毫克/立方米,超过国家标准49.5~855倍,因此每年有大量职工患上尘肺病,邓氏兄弟和他们的工友便是其中一员。

  走出大山来治病的是少数

  邓远柱兄弟和几个老乡都来自云南昭通大关县的玉碗镇,上世纪90年代以小班组的形式在镇上相邻的两个煤矿做运输,“每天赚个百八十的大伙分,一年干个七八个月。”邓远柱说,在农村也没什么其他本事,只能守在家门口赚这份钱。

  与张海超拥有相同的经历,邓氏兄弟所在的煤矿当初也曾组织他们参加职工体检,但对于体检结果他们却一无所知,“疾控中心知道,老板知道,唯独我们不知道。”邓远柱说,直到2011年他身体感觉明显不适,几次到医院检查才确诊自己得了尘肺病,“发现的时候已经是三期尘肺,我们哥俩真是治不起了。”说着他拿起两盒药递给记者,“你看,这螺旋藻胶囊和邯黄片几百块钱一盒,只够吃一个月,而且只能维持病情,这病是个无底洞。”

  由于当地没有专业的职业病医院,他们只能赶7个多小时的大巴车结伴来到成都治疗。但据邓远学及其工友介绍,他们所在的村子里已经有70多人得了尘肺病,可能够走出大山住院医治的只有寥寥数人,“太烧钱,即使有低保,报销比例也有限,大多会放弃治疗。”

  “快过年了,这几天住完我们就回家,得了这病生活就像看不见光似的,不能再拖累家人了!”

  邓远学说,在煤矿干十几年挣得钱,全都拿来治病也不够,他和哥哥每次住院都要花掉两万多元,总得给老婆和孩子留点后路。

  高昂的维权成本

  听了邓氏兄弟的诉说,围坐在一起的病友们一阵唏嘘后全都陷入了沉默。“老弟,不能这么悲观,只要有一线希望,咱都得活下去!”说话者名叫易光诚,已经70岁的老易是四川宜宾珙县芙蓉煤矿的老职工,1981年被确诊为一期尘肺,尽管过了30余年,老易已经上升为尘肺三期,但他对自己的生活还是很有信心。

  为了让病友们相信自己说的话,老易从怀里掏出了用手帕包裹的红色证书,这是一本由四川省卫生厅在1997年制发的“尘肺证”。“这是什么?”在一旁始终未发声的彝族小伙子木牛突然凑到老易身边,仔细观察着那本红色的“尘肺证”。“有了这个可以报工伤吗?能获取到赔偿吗?会享受什么政策吗?”木牛一连串的发问让整个病房开始“沸腾”起来,一时间,所有病友都围绕“尘肺证”七嘴八舌地讨论着。

  老易的确和其他病友有着“身份”的不同,他是芙蓉煤矿的正式职工,病后提前退养,有稳定的退休工资做生活保障,治疗费用可按照工伤政策报销……或许这些都是老易至今仍对生活保持向上心态的重要原因,但这些待遇于邓远柱兄弟、木牛等农民工患者而言却是可望而不可即,因为他们即使有“尘肺证”也无法实现维权的合法主张。

  根据四川省总工会法援律师杜伟的说法,由于他们曾经工作过的煤矿已然销声匿迹,找不到当初的老板,索赔一事根本无从谈起,即使煤矿依存,没有用工合同、灵活流动务工的他们想要认定工伤索赔也是一个及其漫长的过程,这高昂的维权成本与惊人的医药费一样让他们难以承受。

  只是冰山一角

  “你能帮我们吗?我已经开始咳血了,没有钱,我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木牛探寻的眼神让记者不忍回望。37岁的木牛来自四川凉山甘洛县的田坪村,曾在甘洛县的铅锌矿工作数年,如今已是尘肺病2期,1月末刚刚出院后,由于开始吐血只能重新入院观察。“我现在背了几万块钱的债,每天在家里吃得做不得,身为壮年爷们心理压力很大。”木牛说,甘洛现有5000多名尘肺病患者,生活情况都很糟糕,他已经找不到自己的生存价值。

  木牛的生存状态不是个案,而是千千万万尘肺农民工贫困患者的缩影。“尘肺患病者绝大多数都是底层劳动者,由于经济原因放弃治疗的情况很多,因为根本没有人为他们患职业病买单。”四川省职业病专家、华西第四医院主任医师朱启上表示,尘肺病患者随着年龄增长,治疗不及时的情况下肺功能损害会快速发展,特别是跨省来看病的农民工,处境更加艰难。此外,近几年医院接收尘肺职业病门诊治疗的人数呈现明显上升趋势,这也体现了大家对尘肺病的意识开始提升。

  四川省总工会劳动保护部负责人谢正告诉记者,他们目前接触到的尘肺农民工只是冰山一角,更令人痛心的是,由于农民工参与体检率较低,全国究竟多少农民工尘肺病患者无法知晓,按照时间推算煤矿等行业农民工尘肺病已迎来集中爆发期。谢正认为目前亟须建立一个由政府支持、社会公益捐助、工会参与的困难职工职业病救助基金,对确诊职业病但又无法确认追诉对象的农民工进行救助。

  记者了解到,近几年国家已经逐步开始对尘肺病农民工群体加大重视力度。2010年全国总工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尘肺病防治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加强尘肺病防治工作;2011年国家安监总局下发《关于加强职业健康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开展以尘肺病为重点的粉尘危害重点治理工程,而且连续多年的两会上,都有代表委员为尘肺病农民工发声。

  随着尘肺病防治工作的持续推进,尘肺病农民工的治疗体系和救助制度正在不断健全,越来越多的尘肺病农民工患者,将会得到来自各方的帮助。记者 高柱 李娜

【编辑:王永吉】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