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假日办不到死亡证:白花200元叫来120为一张验证书

2015年05月06日 09:42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

  市疾控中心:过渡时期社区医院应有专人24小时电话值班

  4月1日起,死亡证办理新规实施,很多市民因“死不逢时”,办不了死亡证,遗体只能长时间地晾在养老院或家中(详见4月28日A5《死不逢时,办不了证?》)。“五一”假期,民政部门收到的相关投诉出现“井喷”。

  有养老机构建议沿用“老办法”,但民政局明确表示行不通。于是,有老人院琢磨出“花200元省事”的权宜之计,即使老人已逝,也急急叫来120,只为求一张死亡验证书。

  市疾控中心表示:过渡时期社区医院应有专人24小时电话值班。

  个案:一月4宗 最长耗时1.5天

  “这12小时,真是过得提心吊胆啊!”越秀区添寿老人院负责人陆少容带着哭腔说,这已是死亡证新规实施一个多月以来,该院遇上的第4宗遗体滞留事件。

  昨日凌晨4时许,一直在该院安养的80多岁老人芳婆婆(化名)突然辞世,去世前,老人患有慢性病,已经瘫痪。昨日清晨,芳婆婆的亲属闻讯赶来。8时半,家属即带齐各种证件前往老人院所在社区办理死亡证。芳婆婆的亲属说,到居委会后,专职负责人外出,其他人无法代办,几经周折找到了专职负责人,他却拿着一沓证明纸为难地说:“这个还不知怎么办呢!”其间,家属打过110、120,120答应出车,可出具死亡验证书,但这还不是死亡证,最终还是绕不过先到居委会开证明再到社区医院办理的流程。

  经过多番协调,昨日中午,芳婆婆的亲属终于办到了死亡证,立即联络殡仪馆。昨日下午3时,芳婆婆的遗体才接运到殡仪馆。

  “一个月经历了4次,最长的一次,逝者的遗体在院内停留了1.5天。”陆少容说,市区内的养老院,面积都不大,90多个床位几乎将所有空间塞得满满当当,根本不可能留出专门的太平间,这样不但造成了其他老人的不安和管理困难,更大的危害是,养老院没有防腐防疫手段,天气日趋炎热,滞留1.5天的遗体,在接运时,已经发生腐变。

  民政局对“老办法”说“不”

  记者从多家养老院了解到,各院平均每月要“送走”4~6名老人,而且,老人过身的时间多是深更半夜,唯有拖到天亮再去办理死亡证。

  多家养老院负责人联合向市民政局请求,沿用“老办法”,亦即由养老院出具统一格式的死亡报告书,凭此报告书,殡仪馆先行接运遗体,家属办理死亡证后再送到殡仪馆。

  对此,市民政局殡管处负责人明确回应,“不能再用‘老办法’。”新规出台之后,明确必须凭死亡证接运遗体,如违规操作,相关人员要负法律责任。目前正与相关部门协商,期望尽快妥善解决,但未有具体时间表。

  权宜之计:“花200元省事”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养老院之间不断探讨“破解招数”,最近,多数养老院使用“花200元省事”的做法。一旦发现院内老人离世,立即拨打120求救,120到后,如家属对死因没有异议,医生为逝者开具一份死亡验证书。凭死亡验证书,到社区医院就能更快捷地办理死亡证。因为120每次要收取200元的出车费,所以,这个办法被行内称为“花200元省事”。

  “一些社区医生其实是怕担责,有时拿各种借口就是不愿开(死亡证)。”一位养老院负责人指出,前去办理死亡证时,如果只凭居委会证明去办理,社区医院的医生总是犹豫拖拉,如果有医院开具的死亡验证书,他们就很爽快。但他认为,虽然多花200元能省点麻烦,但是这笔消费对家属来说,不合理,也不是必须的。而对于广大市民,是无端占用和浪费了医疗资源。

  疾控中心:

  社区医院应24小时电话值班

  “过去在家中死亡的《医学死亡证明》由派出所开具,从法律上来说就是不对的。既然是‘医学证明’,应该是执业医师来开。”疾控部门死因监测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一新政策在2013年就已由几个部委联合发文,今年初省里文件发下来后广州才开始正式实施,目前还是处于旧政策到新政策的“过渡期”。

  目前市民对新政策存在的意见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遇到非工作时间遭遇开证难。该负责人表示,有病床的社区医院由于有人24小时值班,因此不会存在此问题,而对于不设病床的社区医院,要求在门口显著位置张贴死亡证办证流程并公布24小时值班电话。

  市民的另一担忧是,社区医生如何判断非正常死亡情况?文件仅要求居委会工作人员需要上门确认有死亡病例发生,对社区医生并没有上门要求。

  “居委工作人员、社区医生假如发现死因可疑,同样需要报告派出所。”该负责人表示。(文/广州日报记者谭秋明、伍仞 )

【编辑:查云帆】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