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榕妹油灰店:半个多世纪的坚守

2015年06月27日 13:0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榕妹油灰店:半个多世纪的坚守
榕妹油灰店第三代传人黄榕妹正在做油灰浆。 林谷峰 摄

  中新网福州6月27日电 题:榕妹油灰店:半个多世纪的坚守

  作者 林谷峰

  “年青的福州人啊/你该不嫌我一脸土灰/要我这胸中/才有水一样的心肠/船儿破了/我来堵/这一擦/那一抹/你可安心把船渡。”

  2007年,一位40多岁的美籍华人特意回到福州,找到了“榕妹油灰店”,一下子买了十多公斤油灰,用于美国家里的装修。他从小就看到长辈用油灰补漏水的木桶,出国后,依然忘不了家乡这“灰色的魔力胶”。

  “你猜猜油灰是做什么用的呢?”榕妹油灰店第三代传人黄榕妹和记者卖起关子,记者百思不解。

  她笑着介绍,在老福州人眼中,油灰就是“万能胶”,是用来修补漏水的船、木桶等东西的。船如果漏水了,只要抹上油灰,修补一下,船又可以与浪搏击。后来,油灰还用于门窗玻璃镶嵌、水管的防水补漏等。有种说法是,油灰是与福州的航运同时兴起的,水城福州催生了这行当。

  “要则如金,不用如土。”油灰虽其貌不扬,但别小瞧这灰色的家伙。不经一番辛苦炼,怎得油灰福万家。

  “制作油灰要先把桐油过滤,再放上炉灶慢慢熬煮,最后将贝壳掺上十几种原料捣成粉末,再浇上桐油混合,一遍一遍地搅合成粘稠的油灰浆。”

  说起油灰的往事,黄榕妹记忆犹新。上世纪,油灰制作要经过将近十个小时,她和表姐连夜赶工,要靠人力搅拌,十分辛苦,最后只制作出5公斤左右的油灰;后来有了电动搅拌机,总算省了些力气。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亭街附近,船只如梭,常常有船家上门购买油灰,祖辈教育黄榕妹这代人,“油灰的好坏,关系到渔民的人身安全,决不能掺假。”黄榕妹一直牢记在心,还常常耐心地教顾客使用方法,他们也对黄榕妹的油灰格外信赖。

  “油灰还是十分环保的涂料呢!”黄榕妹自豪地说。她介绍,制作油灰所需的原料是桐油和贝壳,都是环保的材料制作的,也是福州土特产,取材很方便,而且以前油灰每斤只要一两元,十分便宜。油灰就是普通老百姓日常用的,而现在的化学涂料等,根本不能用来补水管,不但不环保,而且价格还贵。

  如今,上门买油灰的大多都是老顾客,还有人专门从金山跑来榕妹油灰店购买。每天早上,黄榕妹支起一张方桌,放上一堆油灰,无需奢华的店铺,无需大肆叫卖,她标志性的笑脸,就是最好的招牌。

  采访过程中,陆续有顾客到榕妹油灰店买油灰,油灰店的老主顾,遇到家里浴缸和马桶破裂,就来油灰店找黄依姆买个三五元钱的油灰。他们说,家里的水管、浴缸漏了,用这玩意儿一抹,安心!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榕妹油灰店”就这样走过了半个多世纪。

  说起油灰手艺的传承,黄榕妹却十分坦然。在她看来,油灰最终要退出历史舞台,传统的东西有它的好处,也有它的不足。

  她只希望,假如有一天,没有人买油灰了,油灰还能在博物馆里看到。或者有心人能把它改良一下,让它在新世纪,焕发新生机。

  “依婆,来5块钱油灰,家里……”采访结束,记者还未走远,身后又传来这令人欣喜的声音。 (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