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空气重污染影响下的业态:早餐不排队打车少3成

2015年12月15日 16:45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 
空气重污染影响下的业态:早餐不排队打车少3成

  恶劣天气影响下的业态

  早餐不排队 打车少三成

  上月底开始,北京空气严重污染过程持续4天,部分监测站点PM2.5已近爆表。本月初,北京首次发布雾霾红色预警。

  李新摸出手机,时钟已过7点,朦朦胧胧的雾霾遮住了阳光,屋内只有些许光亮,窗外不足百米的楼房好似隐身一样不见踪影。空气中呛鼻的气味让他有些难耐,马路上各式口罩几乎成为行人的必备工具。

  恶劣天气究竟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什么影响?不同行业有不同的答案。

  早餐摊

  包子数量比平时少卖两三成

  早上7点多,李新推开窗,迎面而来的不是清新空气,而是分辨不出到底是什么味道的气体。啪的一声,他本能地关上窗户。

  手机中的空气污染指数已经显示“爆表”,窗外几十米远的楼房都已隐身。“呼一口空气都觉着难受,嗓子感觉特别痒。”

  李新住在管庄附近,他家楼下的露天早餐摊仍旧忙碌着,包子上腾起的热气很快就被浓浓的雾霾吞噬。一个红色的棚子里,五六张桌子摆放其中。只有一名食客喝着豆浆吃着包子,在他的脖子上,挂着一个白色的防霾口罩。

  “天气好点的时候,棚子上的帘子都放不下来。”早餐摊老板说,遇到雾霾天就放下帘子,只留下一个出入口。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食客能够感觉自己好像在室内吃饭一样。“能起多大作用?看看在里面吃饭的人就知道了,更多的是心理作用。”

  一名食客在早餐摊前点了一屉包子,装进袋子后准备带到公司。“平时要是不着急,我一般都坐这吃完了再走。今天这天儿,算了吧。”

  在管庄地铁附近的一家露天早餐摊,吃饭的食客并不多,老板站在摊位前,盯着行色匆匆的路人。“按说这个时间应该是吃饭的高峰,但今天人不多,可能是空气不好吧,人家都不愿意在外面停留。”老板说,一共能有七八人坐在早餐摊里吃饭,基本都是住在周围的中老年人。“年轻人都戴着口罩,买完了就直接拿走了。冬天的时候人坐在外面吃饭的就少,遇到雾霾天的时候卖出去的包子数量要比平时少两三成,在这里吃的人就更少了。”

  “有的同学在朋友圈里晒,他们公司可以在家办公。”李新说,能不出门的人尽量都不出来,能少待一会儿的都尽量少待一会儿,“早餐摊再也没有排队和拼桌吃早饭的场景了。”

  人力资源

  天气成了毕业生讨论的话题

  伴着浓雾,一家汽车制造行业的人力资源经理刘芳到了北京南站。准备乘坐一个小时以后的高铁去往南京。此次招聘的主要对象为硕士毕业生和博士毕业生。

  虽未在北京,刘芳的朋友圈中不断有朋友发出北京的雾霾照片和段子,“有的调侃着消失的央视新大楼,有的发出了让人哭笑不得的段子。”

  离开北京,但是雾霾的话题并未就此打住。

  在南京理工大学,宣讲会在一个阶梯教室中进行。来自北京的企业更容易得到学生的青睐,近百名即将毕业的学生带着简历,咨询着公司的各种待遇情况。“大多数的学生把简历递了上来。”

  刘芳整理好简历,由业务部门的负责人进行筛选。“30多份简历被筛选出来,接下来就是通知学生进行笔试和面试。”

  北京持续的雾霾天气也成为许多面试学生关心的话题。“但是我没有想到这也成为了招聘的一个障碍。”在面试中,业务部门负责人与刘芳对一名硕士研究生很感兴趣,对方提出的薪金要求也基本可以满足,“专业技能与公司的要求也很匹配,他也表现出对公司很感兴趣。”

  第二天,刘芳再与该名学生联系打算发去聘任书时,这名学生有些犹豫。“看到了很多同学说北京雾霾,新闻里也看到了,雾霾太严重了。”

  “虽然北京对一些学生来说很有一定的吸引力,早已经飞起来的房价已经让一些学生逃离北上广。”刘芳说,在该公司派向不同城市的八组招聘团队中,几乎每组都有面试学生谈到了北京的天气。

  “一名学生直接跟我们说,他看好电动汽车的行业和公司的发展前景,但是作为研发团队是不是一定要在北京工作。如果一定在北京,他宁愿选择一个东部沿海城市规模稍小的企业。”

  出租车

  扫活常落空载客量降三成

  上月底的持续雾霾,的哥张师傅切身感受到雾霾对他的影响。

  晚上6点,张师傅接了车,开始12个小时的夜班。浓浓的大雾,给晚高峰带来的压力更加大。东四环通往京通快速的出口,车辆开始拥堵。车辆行驶十分缓慢,张师傅的车虽然在桥上,但是他却看不清前方到底堵了多远,“前面到底什么情况也不知道,只能跟着往前蹭。”

  晚高峰中,张师傅没有闲着,一直拉着活,在被浓雾笼罩的道路上走走停停。张师傅只能看到四五十米内频频亮起的刹车灯,连片的灯光却被浓雾冲淡。过了晚高峰,张师傅在东三环外的一家小面馆吃了一碗热汤面,开始沿着东三环由北向南“扫活”。他开始经过以往夜班中常常能捡到活儿的写字楼和商场,但是一无所获。

  在车内的广播中,整点新闻后的天气预报也在播报着空气指数。“指数几百还是爆表什么的,对于我来说没有什么概念,但是打车的人少了,跟这污染天气有很大的关系。”在张师傅看来,除了早晚高峰仍旧拥堵外,平日里路上的车辆都少了许多,“就跟过节似的感觉,这就说明很多人能不出门的就都不出门了。”

  而这种情况也直接让张师傅的生意受到了影响。在一条平日繁华的街道,开了很远,张师傅才发现两个年轻人,在他们旁边放慢了速度,但是两人并没有打车的意思,直到驶出街道,张师傅也没有拉到客人。“平时这条街上,不管多晚都能遇到至少十几二十个人,几乎没有空车出去的时候。”

  “跟好天儿的时候比,拉客人的数量怎么说也得少了三成。”张师傅在昏黄的雾气中仔细寻找着打车人,“稍微不留神都看不清有人在路边招手呢。”

  酒吧

  客人少三四成豪车也少了

  11月28日,周六的晚上浓雾持续加重。在后海附近的一家酒吧中,几个朋友在音乐声中讨论最多的是雾霾。“走出酒吧,一股直穿喉咙的气味就瞬间冲进嗓子。”一名从酒吧走出的年轻人说,天气预报播报空气污染指数超过400,他感觉都快窒息了。

  阿楠在一家美发店担任设计总监,周末晚上本应是他最为忙碌的时候,但是那个周末却是例外。“客人很少,几个说是要来做头发的客人因为天气不好都没来,店也提前关门了,很多小工在店里互相染着头发。”阿楠和朋友约着去酒吧坐坐,在他的周围同样感受到了人少,很多桌都空空如也,没有客人。

  周末的三里屯本应喧闹,众多豪车会出现在酒吧附近。“在那里夜生活的年轻人都少多了,酒吧门前的豪车和打车的人都少多了。”一名的哥在三里屯的诸多酒吧前发现,这样的情形与平时喧闹的场景不相符。

  后海一家酒吧的老板说,在雾霾严重时,酒吧的生意自然也受到了影响。“空气指数一爆表,来酒吧的人就能减少三到四成。来这都是消遣的,很多人不愿意在这样的天出来玩。”雾霾天中,酒吧老板送了阿楠和邻桌酒。“可能是表彰我们这种天还出来泡酒吧的勇敢吧。”阿楠苦笑着。

  几天后,雾霾再次笼罩京城,北京市首次发出雾霾红色预警。在李新的朋友圈中,许多人发出“等风来”。本报记者 赵喜斌

【编辑:王忠会】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