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留守北漂讲述爸妈进京过年记:有老两口先立遗嘱

2016年02月01日 15:44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 
留守北漂讲述爸妈进京过年记:有老两口先立遗嘱
 插图 耿争 H246

  留守“北漂”讲述新团圆故事

  咱爸咱妈进京过年记

  临近年根儿,由北京开往各城市的列车票一位难求,辛苦一年的游子们终于等来归乡的一刻。不过,“北漂”小宇却在一周前买了一张“反向车票”——那是一张由廊坊至北京早7点25分的G9002次列车,票主则是小宇父亲的名字。春节期间,因工作而留守京城的“北漂”中,像小宇一样把父母接来北京过年的孝子不在少数,可来京前后的安排和故事总是在儿女的意料之外。

  讲述者

  张琪

  跨城公交车促成一家团聚

  “我常年在北京打工,总是选择平日休假,春节期间基本不回家,这样工资能比平时高些。每次年前我都希望父母能来北京过年,可他们总顾虑太多;今年老两口终于答应来了,原因竟是一辆能从爸妈家门口开到北京的公交车!”

  河北涿鹿人张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显得神采奕奕。往年,每当张琪要接爸妈来北京过年,爸妈都以“太折腾”为由拒绝——要先打车到沙城站,再乘坐火车到北京站下车;之后再坐地铁到达儿子住处,生命科学园附近,整个过程被父母形容为“好像要耗掉半条命一样累。”张琪一说要开车去接父母,父母又以另一番理由拒绝:“你年前工作那么忙,怎么可能再让你抽时间来接我们。我们自己过年也挺好的。”

  今年,张琪与爸妈春节团聚的心愿终于实现了,而改变父母观念的理由竟是一辆新开通的跨城公交汽车。去年10月,一趟由涿鹿县县政府附近直达北京朱辛庄的898路公交车正式开通,张琪爸妈只需在家门口坐上这趟公交车到终点站,然后坐一站地铁或用10分钟打个车,就能到儿子家了。更妙的是,去年底,这趟公交车还开启了“京冀两地一卡通互通”模式。也就是说,对比从前稍微繁琐的支付方式,现在用一张卡就能搞定从河北穿城来到北京的交通。

  交通方式的改进速度让张爸爸既惊又喜。张琪告诉记者:“我爸喜欢看报纸,总把京津冀一体化挂在嘴边,这次公交车开到家门口,可把他高兴坏了。我邀请爸妈来北京过年并没抱太大希望,可爸爸却一口答应,说是交通便捷了,十分愿意过来一趟。没想到我好几年来的‘苦苦哀求’竟然比不上一趟新的京冀公交线!”张琪对爸妈来京也是又惊又喜,现在正计划在工作之余,带父母到故宫游玩,再去吃后海一家老字号的年夜饭,好好享受久违的春节大团圆。

  讲述者

  刘磊

  进京前老两口竟然立下遗嘱

  河北永年县的刘爸刘妈就享受不到那么便捷的交通方式了。因为距离北京较远,他们要先倒两趟公交车到邯郸东站,再从邯郸东站坐高铁到北京西站,而后从北京西站坐地铁到儿子的住处海淀五路居附近。年事已高的父母实在不愿倒这么多次车,即使是搭别人的车进京,也同样受罪——路程至少要花去5个小时。

  今年春节期间,儿子刘磊因为值班不能回家,所以就邀请刘爸刘妈来京。父母再三犹豫,最终同意了这个决定。可路程之长让父母顾虑颇多:万一路上出点儿事,怎么办?到了北京人生地不熟,病了能顺利挂号吗?看病就医会不会成为大问题?

  正因为有这些顾虑,刘爸刘妈做了一个让儿子惊讶不已的决定,那就是来京团圆之前,先立了一份遗嘱:房子给儿子,汽车给女儿,刘妈妈还把房本和两张银行卡以及密码留给了自己的亲妹妹。刘磊十分不解:“不过换个城市过年,怎么就好像要生离死别一样呢?在一个这样喜庆的节日面前,怎么竟把自己的后事都想好了?”

  刘爸爸却回答说,年轻人或许不能理解老年人的想法。“人老了,身体不像年轻人那般硬朗,出门在外的风险要比年轻人大很多。提前做好最坏打算,就可以一身轻松地到北京过年了;要不然心里总会犯嘀咕,那样才过不好年呢,也更会给儿女带来麻烦。”

  讲述者

  陶女士

  在老家做领导的公公变得怯生生

  与前面两个“北漂”不同,天津生人的陶女士夫妇,已经算得上是半个北京人。俩人来北京快十年了,在这里结了婚、买了房,也拥有了北京户口。但回忆起去年春节接父母来京过年的曲折经历,陶女士表示,今年还是回老家过年吧。

  先是“求谁谁不应”。陶女士告诉记者,当初咬下牙花钱买了个三居室,就是考虑到双方的老家爸妈来的时候有地方住,可房子安顿好了,四位老人却谁都不愿来。“我先问了自己的爸爸妈妈,他们先是说这里没有朋友可以聊天,又说不熟悉首都的生活,对这些问题我一一做了思想工作。结果他们绕了一大圈,告诉我其实是不想给我添麻烦,怕我又要准备生活用品又要打扫房间,还怕影响我和爱人的生活。竟跟我说坚决不会来,说到底,还是心疼我。”

  娘家父母这边没做通工作,陶女士又和爱人向公婆发出邀请,虽然婆婆顾虑重重,倒是说动了公公。可没想到,开车刚把公公接来住了几天,老人就喊着要回老家。“我也发现公公不适应这里的生活。用我爱人的话说,平日那个特有范儿的老爸,突然变成了孩子。在老家做了多年的中层领导,公公一向说话果断,办事效率高,在老家也很有人缘。然而,自从来到北京后,公公变得不爱说话了,喜欢观察周围的动静,眼神还怯生生的,有时候竟像小孩子一般。”

  为了让老人家晚上能够安睡,陶女士专门为公公选了一款价格不低的新床垫。床垫的表面有一层还没拆开的塑料布。临睡前,正当陶女士与爱人想拆开这层塑料布时,站在一旁的公公却说什么都不肯。原来,这位老人是害怕自己把儿媳妇新买的床垫弄脏,为这点儿小事差点跟儿子儿媳嚷了起来。最后,陶女士和爱人只能依着父亲的意思,在上面铺了两层床单。

  “公公这是没把北京儿子家当做自己的家。”陶女士告诉记者,这种类似的事情有很多。比如,吃完晚饭到楼下遛弯,公公看到公园里也有正在拉二胡、唱歌的大爷们,便兴致勃勃地凑过去聊天。没想到,浓厚的天津口音以及聊天的内容让自己搭不上茬儿,聊上几句,老人便有种“话不投机”的感觉,只得回家。自那次之后,公公吃完饭便坐在家里看电视,说再也不想出去遛弯了。

  陶女士向记者感叹道:“别说父亲了,就说我,虽然深爱着北京,也安了家,却从没有过安全的城市归属感。如今,京津冀在硬件上越来越一体化了,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做到心理上的零距离呢?希望我们三地市民一起努力,让不同文化、不同生活方式之间更加包容,让三地真的变成一个大家。”

  ■记者手记

  我们长大了,你们变成了孩子

  小时候,父母走在前面,我们拉着手跟在后面;现在,一不小心就比父母走得还快,要故意慢下来,紧紧挽住他们的手。

  小时候,爸妈带我们到北京旅游,是他们为我们介绍长城的辉煌,圆明园的屈辱。现在,是我们去火车站口接他们进京,嘱咐他们别被“黑车”骗到,别被电梯卡到,过马路时别忘了看路标。

  成长中,当看到妈妈从烫一头卷发逐渐变成染一头白发,内心总有说不出的酸楚。尤其是当自己的身份是一名“北漂”后,遥远的距离,让孝顺成为一件并不顺手的事。

  希望“北漂”父母能常到北京“麻烦”他们的儿女。毕竟,儿女所有的打拼都是为了与老人们的团聚。殷呈悦

【编辑:王忠会】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